<國際觀測站> 美制裁半導體只是前菜 10科技產業恐焦頭爛額

兩岸紅利將消失,對半導體制裁只是前菜,還有涉及中美兩強競爭消長的PCB(印刷電路版)、電動車、電池等10大科技產業,現在全部「剉咧等」,未來為遏止中國生產力,恐將接力出現相關貿易手段。兩岸經貿長年累積、頻繁往來,劉大年表示,美國政策下馬上切割,不只對台灣的影響很大,南韓、日本的晶片或晶片設備製造商都可能受到波及。劉大年認為,大陸內需市場大,尤其5G發展攸關國家安全,未來全世界將發展成「一個世界、兩套制度」。

 

美國對中國大陸祭出半導體制裁,將實施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消息一出,全球科技股全面走弱,台積電股價昨暴跌8.33%、收盤401.5元,面臨400元大關保衛戰;熟悉國際經貿關係的學者表示,兩岸紅利將消失,對半導體制裁只是前菜,還有涉及中美兩強競爭消長的PCB(印刷電路版)、電動車、電池等10大科技產業,現在全部「剉咧等」,未來為遏止中國生產力,恐將接力出現相關貿易手段。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分析,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制裁中國大陸,是延續前總統川普的政策,但制裁手段明顯比川普高明許多,拜登不只系統性制裁,從關稅、進口到出口等,一步步對高科技進行管制,還搞印太架構、拉攏盟友,現在擺明高科技技術門檻愈高,「含中」成分得愈低,要建立跳脫中國大陸的一套完整產業供應鏈。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臉書分析,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從點到面,這次是全面圍堵,這當中有3項重點,1、禁止高階晶片出售中國,2、禁止相關技術流入中國,3、禁止美國人(含持有美國護照的中國人)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工作。

美國公布限制向中國銷售半導體、晶片製造設備的政策,國際專家普遍表示美中正式陷入經濟戰,認為兩國已經沒有和解的可能。英國金融時報甚至形容,美國就是要把中國的晶片產業「打回石器時代」。有專家就認為中美貿易衝突升溫,全球化、美中台分工模式,維持現狀已不可能,

不過,兩岸經貿長年累積、頻繁往來,劉大年表示,不是美國一道政策下來就能馬上切割,不只對台灣的影響很大,南韓、日本的晶片或晶片設備製造商都可能受到波及。

劉大年認為,大陸內需市場大,尤其5G發展攸關國家安全,最後只能自己生產、自成一個世界,未來全世界將發展成「一個世界、兩套制度」。

 

相關新聞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
【水水台灣】 保護海洋多樣性 聯合國大會近70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
經濟部即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規則草案,立委洪申翰與環團昨(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退而不休,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海洋永續趨勢,再跨入「藍能」新領域,與四十年老友、藍色經濟理念倡議人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