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

搜尋龍頭Google的演算法是否助長不公平競爭行為引發爭議,公平會已主動立案調查,並要求3月10日前提供資料。對於Google何時可以到公平會說明,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表示,社會大眾很期待,國民黨也會持續監督此事,在她強力的要求下,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承諾,會提早於5月中就請Google到會說明。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綠能 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已跨越政黨和派系,綠電尚未普及,相關工程已百弊叢生。如何消弭綠能蟑螂,成為重要課題。

內政部最新統計,台北市去年扶養比、正式超過50%,代表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得照顧一名長幼。老化程度前5名縣市,以嘉義縣最高,其次是基隆、金門、南投和屏東。偏鄉和都市人口老化原因大不相同,專家建議,政府應該要掌握,5~10年的人口分布狀況,讓長輩們活得健康,就能盡可能減輕照顧者負擔。

學者指出,台灣的經濟優勢逐漸流失,近年來外籍婚配數減少,直接影響生育數,台灣各級學校飽受少子化之苦,但若要再靠 外配 子女支撐教育已不切實際。

美國中情局(CIA)在大新聞網公布2021年世界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總生育率,台灣排名最後一名。誰是最後一名並非最重要,而是中情局生育率推估出來的數字還過於樂觀!

不僅招生政策應根據人口趨勢來決定,提升人口質量也是一項挑戰,但質量的優劣並不容易判斷,通常依賴國際的評比,而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排名乏善可陳。教育部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討好當下、缺乏遠見,因而錯置了資源。

疫情間,染疫數絕對超過官方的確診數,死亡數也是;不過政府不須過於在意,而應多關心「不明超額死亡」!一旦能對病毒、疫苗、人口特殊性與死亡的關聯有進一步了解,應有助於下一步的防疫策略,減少讓生命因疫情而提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