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終止 賠十億資安問題未解

根據報導指出,政府在 2018 年宣布的數位身分證計畫,因資安問題而遭暫緩。然內政部已公開招標,相關廠商日前向政府求償5.26 億元,再加上已經採購的機器、場地費及維持運轉的空調費用5.24 億元,若無法協調成功,恐怕將賠償至少 10 億元的費用。

數位身分正喊卡 設備空轉恐賠十億

二○一八年十二月廿七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行政院會上宣布二○二○年啟動換發數位身分證,內政部原預計十年編列四十八點九億元推動,因外界對數位身分證的資安疑慮未除,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在前年一月宣布政策暫緩執行。

雖然換發數位身分證的政策暫緩推動,但當初以標案發包向廠商購買相關印製設備加上場地費及空調費已花費三點九億元,在政策未恢復執行前,另須維持人事運作與機器維護所需經費,前年及去年內政部分別編列○點六七億元預算,總計花費五點二四億元。

中央銀行轄下的中央印製廠正在與廠商協調違約賠償,全案已移送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前四次協調均破局,第五次協調會預計本周五召開。中央印製廠內部表示,當初採購印製數位身分證的機器及場地空調維護就花費三點九億元,已造成很大負擔,又占用很大的空間;當初這計畫是內政部委託央行辦理,中央印製廠以標案發包,如果政策作罷,中央印製廠已負擔三點五億元費用,將向內政部求償。

個資問題未能解決 民團提「預防性不作為」

數位身分證政策雖已中止,但爭議未歇,民團提起「預防性不作為」行政訴訟,要求禁止內政部強推數位身分證並公告舊身分證無效,且保留國人選擇不換發晶片身分證權利。台權會、開放文化基金會、司改會聲明表示,台灣現存的終身一人一號身分證字號,因缺乏蒐用限制,民眾日常生活購物輕易遭浮濫蒐集;中央政府資料以身分證字號歸戶串接,曾多次大規模外洩,在此背景下,數位身分證設計人臉相片檔案也將輕易被蒐用。

在強制換發前提下,個人只能持有數位身分證,風險自負,個資以數位形式儲存、傳送,僅強化效率便利,未考量個人使用情境差異及法規不足的行政風險,效率主導的便利觀點將升高國人資料遭濫用的威脅。

聲明指出,身分證政策應考量現存問題改進,不適合套用個別國家的設計。阿富汗被塔利班政府掌控後,國家電子身分系統與國際組織在當地的數位身分系統暴露的巨大威脅,讓威權政府能更有效率地鎖定不歡迎的族群,實施更縝密的監控。

 

(圖片來源:canva)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