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法新社報導,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15日宣佈,他將提前近1年卸任,結束因為他的氣候立場問題而蒙上陰影的任期。
歐洲聯盟(EU)欲立法最晚2035年起禁止販售汽柴油新車,法案今天獲得歐洲議會最終批准。歐盟也鎖定目標,力拚到了本世紀中,歐洲全面禁止排放二氧化碳車輛上路。
布雷納德以其在貨幣政策方面的鴿派態度和在金融監管方面的較強硬立場聞名,她說:「通脹仍處高位,政策上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足夠的限制性,將通脹降至美FED 2%的目標」。布雷納德也表達了些信心,認為美國可能實現「軟著陸」,總需求的持續放緩,仍可能在不造成重大就業損失下,推動勞動力市場,降低通脹。
布雷納德也表達了些信心,認為美國可能實現“軟著陸”,“總需求的持續放緩,仍可能在不造成重大就業損失下,推動勞動力市場,降低通脹。”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近來談話市場解讀偏鴿,但多名官員對於利率走向立場仍偏鷹,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認為在壓低通膨考量下,還是有必要持續升息,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也示警,終端利率可能高於市場預期。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在現今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之際,科技改變了戰略領域。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施密特表示 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確保這些技術是由民主國家所設計、建立、部署和管理,避免由專制國家所掌控,造成政治威脅及對人民自由的損害。施密特也對民主國家未來的挑戰提出因應方向,期在創新、監管及國家利益間找到平衡。
在美中政治、軍事、經濟不斷加劇地競爭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及教授羅奇提出化解僵局三重策略:一、重建信任,促進彼此利益;二、從根本改變經濟關係,擁抱「正和」策略;第三、建立全新而強韌的互動基礎。來化解日益升高的衝突風險。
台灣美國商會今(7)日發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結果顯示42%的受訪者期望政府能夠將「充足的能源」列為未來一至三年的首要任務;還有67%的受訪者擔心是否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供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