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韓國政府6日正式公布解決二戰時期「徵用工」(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償方案」;同一天,將解除2019年對韓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啟動雙邊磋商,南韓將暫停因為對日本的申訴而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的爭端解決程序,為韓日關係朝向正常化邁出一大步。
法蘭克福,3 月 2 日(路透社)——上週,歐洲央行決策者蜷縮在一個偏遠的北極村莊的一處隱居處,面對一些冷酷的事實:企業從高通脹中獲利,而工人和消費者買單。
日經新聞專論指出,預告「三低時代」─即低成本、低通膨和低利率走向終結,企業高成長和充裕的投資資金將成為歷史。日經以 台積電 為例,在美中對立進一步激化和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背景下,台積電不惜增加成本,將基地分散到美國和日本。
20 國集團( G20 )外長會議 2 日在印度首都德里舉行,會後沒有發布聯合聲明,印度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的議題主導了整個會談,且兩方分歧無法調和,因此對外不會發表共同聯合聲明。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團結奮鬥。四、貫徹新發展理念。五、全面從嚴治黨。
大陸日前公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往後推動發展要以提供質量和效益為主,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等三方面的轉變。讓大陸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站在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不但具有經濟政治雙重目的,更是中共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向、策略及發展,台灣各界均應予以高度關注。
美國眾議院2月28日舉辦了「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赦委員會」(簡稱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首場聽證會,主席蓋拉格開場表示,美國未來10年的政策,將為未來100年奠基,美國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時代已經結束。
美國晶片法案補助規則出爐,獲補助的企業須分享多餘獲利,且須同意限制本身在中國這類國家擴大半導體產能的能力。外界認為美國一面是為保障納稅人的權益並滿足國安目的,一面也反映當局在社會和經濟上的優先施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