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二O一二年就任時曾對日本經濟提出所謂的「安倍經濟學」,希望以三支箭改變日本經濟。但經濟學不應僅是談貨幣、財政、產業,人口與社會變遷更是國家未來的根本。二O一六年推行的「安倍新三箭」卻是因應超高齡日本未來的困境而訂定的目標。這樣的思維及藍圖值得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我們認真思考與規劃。
譚德賽表示,比新冠更為致命的變異株病毒正在崛起,且可能在不久後的未來襲捲全球,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都必須準備好完善的應對措施。
跨國媒體壟斷情形,受到全球各國重視;臉書母公司Meta因為向 美國 發送 歐盟 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十二億歐元(約台幣三九八億元)的罰款,創歐盟隱私權罰款的最高金額。台灣方面,延宕已久的媒體議價法,立法院本月22日要求相關行政部門,需在三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19日至21日於日本廣島舉辦。BBC報導,隨著中國大陸態度日益強硬,台灣安全問題已漸成為日本關注重點,日本作為建立地區穩定的關鍵角色作用,只會愈來愈大; 而民主國家的團結,卻因美國債務違約威脅使局勢更加複雜。
東協峰會落幕 經濟合作、人口販運及保護移工有共識,呼籲依據國際法化解南海緊張,並強調有關國家應該避免恐升高情勢的行為。但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威並未提及在峰會中是否談到台海局勢。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政治潮流轉向反對全面性的 自由貿易 協定,美政府與日、歐盟、印太、秘魯政府已轉向範圍較窄、爭議較少的協議。在新世界貿易潮流中,協議的重心不再是降低關稅,而是協商數位版權、環境法規等方面。跨境經濟關係,「自由貿易」和「關稅」這類過去常見的名詞通常已不在磋商內容裡。
5 月 3 日是聯合國設立「世界新聞自由日」,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於同日發布 《 2023 新聞自由指數》 報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表示,全球的新聞自由正在遭受攻擊,記者人身自由、假消息、對記者與新聞組織的騷擾等,都在全球上演,呼籲各國需正視這個問題。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本月一日舉辦四十周年慶祝晚會,正在台灣進行訪問的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與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共同出席。波頓也在會中強調,台灣正受到來自中國的越來越嚴重的軍事威脅,應該更加融入國際集體防衛結構,以降低中國發動侵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