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峰會談南海 籲各方自制

東協峰會落幕 經濟合作、人口販運及保護移工有共識,呼籲依據國際法化解南海緊張,並強調有關國家應該避免恐升高情勢的行為。但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威並未提及在峰會中是否談到台海局勢。
為期三天的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十一日在印尼城鎮拉布安巴佐(Labuan Bajo)落幕,要求南海主權爭議相關各方自制。會後發布的主席聲明,呼籲依據國際法化解南海緊張,並強調有關國家應該避免恐升高情勢的行為。但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威並未提及在峰會中是否談到台海局勢。
這次峰會讓東協國家領袖有機會商討和中國大陸的南海行為準則(COC),以避免該海域爆發衝突。主席聲明提到,與會領袖樂見此次在COC上達到的成果,並強調有必要維持與促進有益相關談判的環境,另呼籲採取可以減少緊張及誤判風險的務實措施。
針對南海此一資源豐沛的航道和重要的貿易路線,北京聲索擁有其大部分的權利,不顧二○一六年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指陸方主張「無效」的裁決。東協國家中的南海周邊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及汶萊亦聲索擁有南海的部分權利,它們著眼於透過一個多邊平台與北京打交道。
印尼總統佐科威向媒體透露,峰會共取得三項成果,分別是在保護移工和人口販運受害者,致力解決緬甸危機及強化東協經濟合作取得共識,且各國領導人同意,將要建立電動車生態系。
佐科威對今年的第四十二屆東協峰會順利落幕表達感謝,他對印尼媒體說,共取得三項成果。分別在保護移工和人口販運受害者、致力解決緬甸危機和強化東協經濟合作上取得共識。
東協峰會前夕,菲律賓警方救出逾千名疑遭人口販運和遭強迫從事詐騙行為的受害者,來自越南、印尼、緬甸、大陸、馬來西亞及台灣等亞洲國家。
東協領袖還同意,將與緬甸軍政府等各方接觸,就人道議題展開對話。
佐科威說,印尼準備與任何一方,包括緬甸軍政府和各方人士交往,但這不代表認同他們。
佐科威重申東協內部團結的重要性,若東協對外不一致,就很容易遭裂解。佐佐科威稱,第三項峰會成果與加強東協經濟合作有關,各國領導人同意將建立電動車生態系,使其成為世界供應鏈中的重要部分,各國也同意加強數位支付的連結。
佐科威並未提及外界關注有關南海行為準則的討論,以及峰會上是否有提及台海局勢。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日前表示,東南亞國家領袖「嚴重關切」台海緊張局勢升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