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再生能源

去年11月COP27在埃及盛大舉行,此次大會被定位為「督導落實的峰會」(Implementation COP),並以「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大會標語,針對減緩、調適、資金及合作四大策略設定達成的目標。

除了汰換電動運具外, 環保署 日前修法公告增加四項農業溫室氣體增量抵換措施,但環團認為助益有限。

環團今再到經濟部門口提出降低用電大戶認定門檻、提高再生能源義務量等訴求。

為加速減碳,環保署今(31)日表示,近日已修正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處理原則,新增五項抵換來源,包含淘汰老舊汽車換購電動車、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等,使科學園區等開發單位抵換來源更廣泛,加速溫室氣體減量力道。

聯合國支持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社會上污染最嚴重的10%人群要為氣候變化背後每年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為針對精英群體的政策創造了“強大動力”。這一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現象,為針對最大污染者徵收財富稅提供了理由。

大年初四(25日)風光合力發威,太陽光電發電量最高超過5GW,風力發電量穩定帶來約1GW。25日中午12時32分,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三成,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

因應國家減碳政策與全球ESG浪潮趨勢,被列為碳排大戶的石化業者紛紛布局各式新能源、尋求轉型契機。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碳稅即將開徵,工商協進會11日提出八點建言,促政府速定相關子法,碳費徵收須考量企業整體競爭力、日後超徵稅收提撥一定比例協助企業溫室氣體減量等,以減少對工商界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