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7/24~7/28)重要新聞回顧

【水水台灣】

中油台電 2025年啟動碳封存

2050年淨零排放大限在即,中油、台電啟動「碳捕捉與封存」(CCS)先期計畫。環保署專案小組25日初審通過,中油提出的小規模二氧化碳封存試驗計畫,預計2025年起在苗栗老舊氣田鐵砧山,每年灌注10萬噸二氧化碳,作為首個試驗封存場。環評委員認為應給予試驗機會,建議強化地震模擬分析及二氧化碳洩漏緊急應變機制後通過。

延伸閱讀1: 中油、台電帶頭碳捕捉封存試驗 預定114年啟動灌注

延伸閱讀2:台灣碳封存潛力上看600億噸!一圖看懂「碳捕捉與封存」在做什麼

延伸閱讀3:台泥純氧燃燒捕碳 台塑微藻吸碳另類封存

 

水庫發電不算綠電 議員轟無視減碳成果

台北市配合中央政策,率先倡議「2050淨零排放」,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24日發現,民進黨2019、2023年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卻將翡翠水庫的水力發電排除綠電之外,炮轟中央無視北市減碳成果;北區水資源局也希望石門水庫發電能納入綠電,可提高售電單價。經濟部說,水庫發電容易造成較大規模生態影響,因此未列入獎勵。

延伸閱讀1:翡翠水庫發電竟不算綠電 民代批中央卡北市 致年損2.2億收入

延伸閱讀2: 經部:水庫發電影響上游生態 未納綠能獎勵對象

延伸閱讀3: 石門水庫去年售電2.8 盼中央勿排除在綠電外

 

7月恐創全球單月最熱紀錄!科學家警告:明年更熱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Gavin Schmidt)今天表示,2023年7月可能是全球「若不是數千年,也是數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

延伸閱讀1:10萬年來最熱7月? 3大洲遭酷熱氣溫火烤 CNN : 地球有紀錄以來最高溫

延伸閱讀2:台灣均溫不斷創新高 氣溫上升速度比全球快

延伸閱讀3: 研究:若非人為導致氣候變遷 歐美7月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

【公與義】

秦剛案外界猜想未止 專家:仍在調查中

14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25日表決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長職務,任命前外長、現任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為外長。秦剛被免職前為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外交部長。免去外長一職後,仍為國務委員。

延伸閱讀1:最紅國王人馬到最短命外長 秦剛案還有戲

延伸閱讀2:難擋外媒追問秦剛案 北京搬出「反對惡意炒作」

延伸閱讀3: 中國外長秦剛消失逾3 陳破空:此事與間諜案有關

 

IMF上調全球經濟成長率

國際貨幣基金(IMF)25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小幅上調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原因是美國躲過違約以及大西洋兩岸避免一場銀行業危機,使最近幾月的風險緩解。但該組織也警告說,生產力成長低迷和貿易遲滯,意味著經濟成長可能徘徊在3.0%的歷史低點好幾年。

延伸閱讀1:IMF上調亞洲經濟成長率至4.6

延伸閱讀2:IMF上調2023年亞洲經濟前景 稱中國、印度將推動成長

延伸閱讀3: 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3% 但示警風險猶存

 

2023上半年PMI 創13年最重跌幅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工業生產指數為83.86,年減16.63%;製造業生產指數83.03,年減17.15%,皆創下「13黑」,經濟部同步也公布第2季與上半年統計,第2季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8.29%、18.91%,創14年來最大減幅;上半年工業生產指數則年減17.59%,減幅為2010年同期最大。經濟部坦言,全年拚翻紅有難度。

延伸閱讀1:前6月工業生產指數寫13年最重跌幅 經部:逐季改善

延伸閱讀2: 需求不振 日本7月製造業PMI續下探

延伸閱讀3 : 7月PMI 美擴張放緩、歐日萎縮

 

少子化衝擊 台灣上半年出生人口再破底

台灣從2020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人口呈現負成長,尤其去年虎年,台灣出生人口下降到13.8萬,與2015年21.3萬相比,下降幅度極大;另一方面,美國中情局CIA對於全球生育率的預測數字上,台灣也敬佩末座。根據內政部近期發布的數據,2023上半年出生人口剩6.6萬多人,雖然許多縣市都推出生育相關補貼,但有家長和學者認為,補貼只是其中一項誘因,還有整體大環境,以及小孩的教育等各層面因素,都必須考量。

延伸閱讀1:上半年出生率再破底 今年新生兒 恐不到13

延伸閱讀2:正視出生率探底的衝擊

延伸閱讀3: 新生兒數連3年破底 虎年遇疫情雪上加霜?8張圖表看台灣生育現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