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要有誘因 環保署:將制定碳交易平台

由於歐盟即將在2023年啟動碳邊境管制CBAM,要求自主申報相關,並且在2027年開始收取碳邊境稅,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表示,排碳要付出代價,因此要讓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未來會成立碳交易平台。

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訪問時指出,「無論是碳費、碳稅或是碳交易,重點在於碳定價,就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如此排碳的人就知道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這樣才有機會去減碳,因為排碳要付出代價。」

張子敬提出,「目前的規劃是碳費先行和碳交易,會從排碳大戶開始收費,碳有了定價,減碳的廠商也可以估計一頓的碳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就有了交易,也有動機可以減碳。」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