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立法院本月12日進行 總預算 、 財劃法覆議案 記名表決,共112名立委投票,在藍白立委人數優勢下,以61票反對、51票贊成,兩項覆議案都遭否決,維持原決議。卓榮泰於本月11日到立法院,針對總預算覆議案進行報告備詢,指出3大窒礙難行之處。希望朝野立委可以理性溝通,也提到如果覆議案沒通過,必須要有機會跟國人說明,為政院可能下鄉宣講留下伏筆。行政院長卓榮泰去年上任後,已經五度提覆議,全部遭否決,已創下紀錄。
賴清德總統邀五院會商國政後,朝野僵局仍難解。立法院11日否決 行政院 對 選罷法 所提 覆議案 ,若行政院仍對立院通過的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提覆議,將使立法院長 韓國瑜 承諾「召集黨團協商總預算案」,恐將面臨破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可預見未來行政院仍會持續提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總預算的覆議,藉由衝突掩飾執政黨無力的執政。
賴清德 總統在 總統府 大禮堂召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啟動憲政史上首次院際協調,賴總統、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 韓國瑜 一起併排現身。賴總統表示,國和萬事興,五院就像五根手指,各有其功能,五指併攏才有力量,靠得越緊力量越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1日說,期盼朝野共同用智慧來化解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以打擊芬太尼走私和非法移民為由,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實施關稅制裁,引發三國的報復措施,國際市場焦慮叢生。本文就此回顧此舉在憲法上的爭議,並延伸討論美臺政治現況。
立法院在上個會期因總預算、《選罷法》、《財劃法》等法案爭執不下,許多紛爭在過年前尚未解決,如總預算、《財劃法》尚未送出立法院,行政院則在年前對《選罷法》提出覆議。外界預期,放寬中配入籍年限、提高罷免門檻、大規模「反年改」的爭議修法,甚至國安議題恐成為下階段的主要戰場。
拜登卸任前以行政命令強化AI及晶片出口管制、確立AI基建發展方向,在遏制中國技術發展之時,也牽動產業動態與地緣政治局勢,可謂提前敲響科技戰第一鐘,但相關政策效力待觀察。
立法院會上週五(10日)投票否決《憲法訴訟法》覆議案,預計今(13)日將覆議案咨文送交行政院、總統府。立院民進黨團表態將提釋憲或暫時處分,而行政院後續可能有3條救濟路徑,包含在法案生效前提預防性權力救濟,現在更傳出綠營思考由大法官自提暫時處分,不過藍白呼籲總統賴清德應該趕快補提大法官人選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行政院9日通過電業法修正草案,將「併網型儲能」與「需量反應」納入電力供應業,並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者之間互相交易,此外維持台電綜合電業的組織型態,包含發電、輸配電與售電等服務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