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畫數位發展藍圖 下一世代重要課題

從2018年起,有感世界局勢變化,余紀忠基金會舉辦多場「數位時代」研討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翻轉思維、長遠佈局。本月25日,以「再談數位時代發展、策略、挑戰」為主題,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在世界各國都磨拳接招數位衝擊的時刻,基金會也盡民間之力,擔負社會責任,以宏觀精神,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座談會與談者包含主持人史欽泰、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成大特聘教授郭耀煌、數位發展部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資策會研究員鄭嘉逸、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交大榮譽教授呂學錦。各位老師都在台灣科技發展的歷程上,佔有一席之地,藉由專題演講與綜合座談相互激盪想法,盼在中美大國壓力下為台灣未來走出一條道路。

余範英表示,數位科技衝擊所有生態環境,不管是政治、經濟、社會還是文化,且發展迅速;研討會上將構思藍圖,如何在制度上演進,還有面對如何研擬應用問題,也探討資訊衝擊到社會文化與個人人權。她強調,媒體從不放棄對政府監督以及應該說的話。

史欽泰指出,數位網路影響大,而美中兩強對抗激烈,供應鍊朝向全球化角度思考,半導體產業成為重中之重。過去台灣在全球化的環境之下成長,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中間的關鍵,若不是全球化,全球半導體產業也不會是今天這樣蓬勃發展,可能連一半都沒有。

呂正華強調,數位產業已影響很多年,看看數位相機就知道,而數位創新促成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數位經濟釋放跨產業商機,改變了產業遊戲規則,而「資料」則驅動未來全球經濟變革,並分享食品業者導入AI建立智慧工廠,提升產量以及精準行銷。

郭耀煌認為,數位發展為非線性的長程演化歷程,必須同步回應快速技術變革與複雜非技術因素的挑戰,並深化公私部門數位DNA,建構具創新活力的數位永續發展體系,靈活因應數位變局。

 

相關新聞

根據全球主要機構的最新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前景出現下滑趨勢。IMF一月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為3.3%,但S&P...
凱達格蘭學校今天舉辦黃信介紀念講座,邀請陳水扁演講,陳水扁以「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發表演說,並於會後與在場民眾互動應答。...
美國關稅戰正顛覆全球經貿秩序,台灣的運輸工具、鋼鐵、石化、塑橡膠將是主要受衝擊對象,為政府關注及協助重點,同時,...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各產業均受影響,癌友擔憂未來可能買不到美製的抗癌藥物,立委則憂心,引發缺藥危機。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