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生態

18日晚間宣布「在美終止服務」的TikTok,19日發布公告表示「正在恢復其應用程式在美國的服務」。TikTok也特別對即將上任的川普表示感謝,並稱將與其合作,尋求長期解決方案。

拜登卸任前以行政命令強化AI及晶片出口管制、確立AI基建發展方向,在遏制中國技術發展之時,也牽動產業動態與地緣政治局勢,可謂提前敲響科技戰第一鐘,但相關政策效力待觀察。

新媒體與國家之間對於社會群眾的影響向來是政治傳播學界所熱衷討論的議題,在數據導向、資訊當道的21世紀,民主國家的數位內容管制嚴謹程度不一,此種分歧恰好透過各國管轄權對媒體公司形成法規壁壘。金融時報評論指出,由於媒體——即便是如X或Meta這種產業頂端的存在——在跨國作業時很難獨自與他國政府進行談判,多會轉而透過影響國內政府,從而透過雙邊官方關係進行間接政策磋商。面對國際市場,政府力量對媒體公司拓展業務至關重要,這也是Meta在美國境內解放事實查核機制的一大本因

Meta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旗下的兩大社群平台臉書(FB)和Instagram(IG)將進行重大政策變革,並表達願協助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對抗審查過度的外國政府。對此, 歐盟 執委會發言人稱,平台與第3方合作事實查核是有效因應系統性風險的方式之一,歐盟會依法關注後續發展。

在數位廣告市場被大型科技公司壟斷的背景下,傳統媒體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媒體業生存困難,進一步危及民主的持續運作。各國因此推動「媒體議價法」,透過集體談判機制讓媒體與數位平臺協商分潤,減少廣告收益分配不均的問題。本文帶您回顧我國立法情況,以及媒體議價法可能的風險,並介紹美國AI智能引擎公司「Perplexity」所提出的、以授權費為基礎的議價架構,該架構為新聞機構提供前端(API訪問)和後端(收入分享)支持,對其內容在Perplexity搜索引擎中的使用進行補償,或能作為我國立法空窗期的參考依據。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副主委翁柏宗及林麗雲、王維菁共四位委員本屆任期至昨天,而林麗雲、王維菁也選在任期最後一天公開四點建言,直言台灣走向「政媒集團化」,電視新聞報導不公及過度政治立場化,新聞頻道漸失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成為台灣民主的危機。

揭密網站「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今天抵達美屬北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的法院,正式承認違反美國間諜法後重獲自由,將返回故鄉澳洲。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與人工智慧新創公司OpenAI於22日宣布達成協議,授權讓OpenAI可以使用集團旗下新聞訓練其AI模型,而「新聞集團」估計將在未來5年從OpenAI獲得總價值約2.5億美元的現金和等價物。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雙方交易主要內容包括OpenAI可使用「新聞集團」的新聞來回答OpenAI用戶的查詢,並訓練其發展最新AI技術。新聞集團則獲得5年內價值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