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彭博社》報導,日本高級決策者對日元暴跌看見另一個機會,正因為日元疲軟正放大成本推動型通脹,可能為日本提供多年來確保通脹穩定的最佳機會。

《日經》報導,日本銀行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以0.25%左右的利率無限量買入10年期國債的「市場操作」,明確要把利率控制在低水平的姿態,即便如此,市場認為如果日元進一步貶值,日本銀行將不得不修正寬鬆政策。

來自近200國的談判人員今天齊聚德國波昂(Bonn)舉行氣候談判,重新點燃對抗全球暖化的動能,集中於因為俄國入侵烏克蘭,而一度被轉移焦點的碳排量上升威脅。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福魯哈爾引述《指南:中間人經濟的崛起和溯源的力量》新書的一段話──供應鏈的中間人雖然讓資本主義運轉得更加順暢,但同時也以損害經濟和社會的方式扭曲了資本主義。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拜登總統已要求政府團隊,研究撤銷前總統川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部分關稅,藉以緩解美國近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率。她並透露,若下調制裁關稅,日用品和自行車可望入列,但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的部分關稅則會保留,以保護美國工人和鋼鐵業。

《聯合報》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示警,全球關鍵半導體短缺情形可能延續至2023年,甚至更久。她也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夥伴,尤其是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有台積電,商務部與台灣方面也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美台將持續深化經濟關係,美國正就科技貿易和投資與台灣展開積極對話,並持續尋求與台灣合作。

美國聯準會(Fed)發布的褐皮書顯示,從4月到5月底,美國聯準銀行所在的多數地區,其經濟都以溫和或適度的速度成長,也有初步跡象顯示,Fed抑制需求的行動開始見效。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承認,她去年對通脹上升構成的威脅的看法是「錯誤的」,同時堅稱拜登政府已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不斷飆升的物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