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強打通膨 將衝擊新興市場國家

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衝上40年高峰的通膨率,正加快升息腳步,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日增。不僅如此,Fed猛打通膨的震撼也可能波及世界各地,尤以新興市場國家首當其衝,而這些衝擊通常會導致持久、負面的後果。

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學教授馬丁(Jamie Martin)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指出,歷史前例顯示,Fed貨幣政策急轉彎,可能帶給其他國家莫大的衝擊。

1980年代,歷經數年物價上漲,美國前總統卡特在1979年任命伏克爾(Paul Volcker)出任Fed主席,他上任後把聯邦資金利率提高到將近20%,終於馴伏通膨巨獸,但美國到1982年底時,失業率衝上10.8%。伏克爾決策的震撼力更擴散到海外,掀起一波外國債務違約潮,從1982年墨西哥蔓延至拉丁美洲諸國和其他地區,因為這些國家之前在國際市場大量舉債,隨著利率節節升高,償債負擔與日俱增,終致難以為繼。

在開發中國家,「伏克爾震撼」引發的債務危機留下深遠的創痛。在拉美各地,經濟崩垮、失業率衝高、貧窮度劇增,陷入「失落的十年」,日後的復甦既遲緩也未充分復元。

與此時更相近的例子在20世紀初。1918年第一次大戰結束時,世界也面臨嚴重的通膨危機,原因和現在類似,也包括全球供應鏈受阻、航運運能不足和貨幣政策寬鬆。當時,俄羅斯貨源消失導致小麥價格飆漲。從黃金海岸(今迦納)到阿根廷,糧食、燃料、衣服價格都漲得讓各地民眾買不起。同時,流感大流行奪走數百萬條性命。工資增幅追不上生活費上漲速度,一波波暴動和大規模罷工潮在世界各地爆發。

直接因素是戰爭影響貿易、航運和金融。但即使在戰後,通膨壓力仍未減退。於是在1920年,Fed與其他主要央行紛紛大幅升息,此舉抑制了通膨,卻付出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代價。1920-1921期間,英國失業率飆上可與大蕭條相提並論的高點,美國也一度深陷通縮危機,但受創最深的是歐洲較窮困、尚未工業化的經濟體及拉丁美洲。大宗商品價格崩跌,重創小麥、糖、橡膠等大宗商品生產和出口國。

鏡頭拉回今天。2022年Fed力圖藉一連串升息打通膨,會產生什麼影響?

不妨參照2013年的情景,時任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只是稍微暗示即將收緊貨幣政策,就在新興市場經濟體掀起驚濤駭浪:借貸成本升高的展望,引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尤其以印尼、巴西、印度、南非和土耳其打擊最深。接下來的十年,新興市場經濟體表現欲振乏力。

此時,Fed引發新一波全球危機的條件已成熟。其中最令人憂心忡忡的是,新興市場債務已升到極高的水準。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大約60%的低所得開發中國家正陷入、或瀕臨債務困境。斯里蘭卡最近爆發債務違約事件,或許是第一張倒下的骨牌。

美國緊縮貨幣政策,固然是在促進國內充分就業後,回頭兼顧物價穩定,但美國的政策也將逼得許許多多其他國家紛紛調高利率,以阻止資本外逃和貨幣貶值。這將會導致他們的經濟萎縮、威脅疫後復甦、打擊長期成長。

換言之,Fed自己製造出來的麻煩,可能得由別人埋單。

馬丁指出,倘若Fed果真急踩經濟煞車,負責維護全球經濟的國際機構應採取強力措施因應。曾處理全球債務危機的IMF應擴大發行特別提款權(SDR),向會員國拋出一條不附帶條件的財務救生索,但此案在美國國會遭遇阻力。處理主權債務紓困問題的20國集團(G20),則因重量級成員內訌惡化,而步履蹣跚。

因此,他呼籲Fed緊縮貨幣政策應謹慎行事,以免美國對通膨的反應重蹈往年覆轍,又給新興市場帶來另一個「失落的十年」。到時候,美國也難豁免於全球經濟頹勢的打擊。

相關新聞

微軟將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人工智慧(AI)大廠G42,投資15億美元。據悉美國官員先前與G42展開幕後磋商。路透 微軟...
擬對中國鋼、鋁產品加徵關稅至25%,並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調查。  美國總統拜登備戰大選拚連任之際,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外媒報導,...
優市場預期;經濟恢復消費不及生產,需進一步關注中小企業發展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年增5.3%,較上季加快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是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不過同時也警告,在持續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