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 本日傳來台積電、鴻海及永齡基金會,已順利各買到500萬劑BNT疫苗的消息,購買疫苗預計最快9月底依序抵台。對於接下來疫苗施打的政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同島一命、先打一劑」,呼籲政府先建立最大程度的族群保護力;媒體人陳文茜也呼應先打完第一劑,在疫苗數量不足下,盡快讓台灣達到群體免疫的階段。

陸媒報導引述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表示,此次全面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降準後,銀行體系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另外,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人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11日表示,短期通膨壓力不大,資產價格相對平穩。

大陸擴大對網路企業實施反壟斷措施,人民銀行表示,支付產業的壟斷行為不僅存在於螞蟻集團一家,對螞蟻集團採取的措施,也會推行到其他支付服務市場主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7日大舉開罰22起網路併購案,包含滴滴、騰訊、阿里巴巴等5家網路巨頭列名其中,其他產業方面也將強化汽車、醫藥的反壟斷。

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第九、十類民眾登記施打意願,並以此作為撥補疫苗數量依據,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前三梯次的預約疫苗都是AZ,最快7月16日就可開打;令人質疑的是明明莫德納和AZ疫苗到貨量相當,莫德納疫苗也打得很順暢,何前三梯次無法做選擇?

「長期來看,未來下雨的情況,臺灣的水資源、自然災害的情況都容不樂觀。」中研院環變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認為,依據氣候變遷推估的情境,雖然本次為號稱百年一遇的大旱,但未來類似的旱象極可能更加頻繁。

編者按: 雖然指揮中心已經宣布全台在 7 月 13 日開始微解封,有限度開放餐飲業內用,但目前只有澎湖開放內用,讓這次微解封好像跟「未解封」一樣,地方政府也不敢隨意放鬆,且民眾似乎多數也希望不要那麼快解封,到底中央地方該如何同步,是該思考的問題。

韓國已經成功取得AZ 、莫德納、Novavax等4種國際大廠疫苗代工或協議;台灣目前除已向莫德納表達意願外,日本、越南也積極探詢國際疫苗大廠合作機會。為了解決供應荒,亞洲正掀起疫苗代工競賽。

我國本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於穩定,從4日至11日每日新增確診數都在50人以下,但死亡個案仍連日增加,截至9日為止,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累計730例,死亡率達4.81%,高於全球平均值,國內專家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紛紛對此提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