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全國三級警戒延至26日,但13日微解封,不少風景區、遊樂區可降載接客,餐飲有條件開放內用,未料全島仍禁內用,中央地方不同調,導致遊客如果到到遊樂園,室內外都無法用餐,引爆業者怒火,要中央地方喬好說清楚,別讓他們無所適從。

今年四月,美國總統拜登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針對氣候變遷議題展開雙邊線上會談,中方重申在二○六○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美方在重返巴黎協定後,喊出二○五○年達到碳中和,G20成員國紛紛跟進提出承諾,世界喊得火熱,台灣中小企業相對無感,碳權、碳中和這攸關民生經濟的重大議題,被嚴峻的疫情淹沒,實令人憂心。

中油破管污染清除後勘查,墾管處稱「墾丁海洋生態油污危機解除」。

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全台高溫炎熱,連帶用電量預估再創新高,8日預估最高用電量3820.0萬瓩,是近期預估用電新高。

環保署表示,基準年為2019年的空氣汙染物排放清冊(TEDS11.0) 今(110)年7月1日已公布於環保署清冊網站(網址為 https://teds.epa.gov.tw/ ),供各界下載,空氣汙染物排放量相較於105年基準年(TEDS10.1)減量效果明顯。

報告中指出,「全球約有15億人生活在面臨『高風險』或『極端風險』的城市。」而這15億人,絕大多數在亞洲。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候變遷加速,異常炎熱或寒冷的氣溫愈來愈常見,每年導致全球500萬人喪命。

編按:《工商社論》報導指出,ECB(歐洲央行)、Fed(美國聯準會)、BoJ(日本銀行)與SNB(瑞士央行),都以2%為通膨目標,台灣同樣是以CPI的2%做為通膨的警戒線,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國央行已陸續出現調整,我國央行該以什麼標準當作通膨新指標,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