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

日本社會少子化嚴重,導致勞動力減少以及老齡化,促使日本政府持續努力,希望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從2022年起,日本政府就採取措施延攬人才,更於今年2月17日敲定新的移民政策,旨在增加在日本工作的高端外國人才,全球範圍內針對人才的爭奪戰正在加速,各國具體的政策佈局不可或缺。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法國國會在2月1日,就退休制度改革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本項改革引發法國工會不滿,全國八個主要的總工會罕見地結盟,共同號召民眾及各行各業響應動員。1月31日第二波全國大罷工,近127萬人上街怒吼;人口高齡化問題,在貧富差距加深下,更顯得棘手。

中國公布 2022 年人口數據,顯示該國人口 60 年來首次出現萎縮;有分析認為, 這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專家預測中國發展歷史將面臨「轉折點」,並且警告一個「無法設想的」人口危機將造成災難性後果,更表示中國人口下降恐帶來地緣政治效應。

在新冠疫情、農曆虎年的雙重夾擊之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二○二二年出生人數將跌破十四萬大關,僅約十三萬八千多人,為台灣光復後最低的一年。醫學會認為這是政府對建構友善生育環境投入不足的必然結果,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有機會有效處理這個新的「國安問題」。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大專校院註冊率的最新數字今(28)日出爐,低於六成「淹水線」的學校數量創下新高,其中不乏老牌私立大學及國立學校。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不少私校誤判情勢,輕忽少子化衝擊力道,而未寄存名額自動減招,導致出現「斷崖式」招生缺額;他也預估,大專新生人數於117年才會降到谷底,未來5年至少40所私立大專面臨退場危機。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