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套 ESG申報標準出爐

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26日公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投資準則,這是ESG歷來第一套全球申報標準,將影響企業在財報揭露的資訊,包括揭露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業務,也藉此防止企業「漂綠」。

彭博資訊報導,ISSB發布的這個自願性架構,會影響企業財報涵蓋的資訊,使其更能反映ESG風險。換言之,這套由20集團(G20)支持的新全球規則,另一目的是在幫助監管機構打擊洗綠行為,因此,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壓力,被要求揭露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其業務。ISSB副主席洛伊德表示,至目前為止缺乏一個全球性的ESG申報架構,這為企業和投資人帶來「非常混亂的局面」。有了這套新標準,「投資人可以確信,在比較公司做出投資決策時,是根據相同的對照基準進行」。

路透報導,各大企業可從明年開始採用這個ISSB架構,意味著投資人可在2025年看到第一份使用ISSB標準的報告。ISSB主席法柏表示,是否強制要求上市公司適用這些標準,將由各個國家自行決定。他並表示,加拿大、英國、日本、新加坡、尼日利亞、智利、馬來西亞、巴西、埃及、肯亞和南非正在考慮使用這套新規則。世界經濟論壇(WEF)也已同意向ISSB定期報告各企業採納ISSB標準的進展。

這套新標準象徵著多年來的努力成果,聯合國的附屬團隊2004年首次提出ESG一詞,在接下來數年,監管當局多未採取行動,但愈來愈多的金融商品和活動被貼上ESG標籤,最終催生出數兆美元的生意。ESG產品錯誤標示的「漂綠」行徑,已成普遍憂慮,近年來,歐洲、美國、亞洲當局努力讓市場恢復秩序。歐盟的行動最為積極,不僅建立一個永續分類法,並率先向投資人公布了ESG守則。如今歐洲當局還將對公司祭出新規定。

美國證管會(SEC)也研擬要求業者申報碳足跡,包括公布絕對排放量(absolute emissions),但遭逢摩根大通、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高盛集團等的反對。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中國「雙十一」 購物節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電商平台促銷活動後即將落下帷幕,但這場全球最大的購物盛事並未激起消費者的廣泛熱情。...
在全球邁入生成式人工智慧(AI)爆發式成長的關鍵歲月中,臺灣也正站在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十字路口;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數位媒體公司...
中國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量增加。2025年的發行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按年度計算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