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亂象叢生缺「德」教育 學者提四大改革方向

新課綱上路四年,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直指教育改革問題叢生,私校倒閉、多元入學帶來嚴重階級複製、108課綱亂象等等;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更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

教改二十年 亂象叢生訴求未改

教改論壇起源於2003年,200多位學界人士共同發表《教改萬言書》,檢討當年中研院長李遠哲領軍的10年教改。20多年過去,目前由多名大學教師組成的教改論壇8日召開記者會,批評這些年,台灣教育依然亂象叢生,當年四大訴求依舊存在,教改論壇中8位學者與2位學生也提出四大改革方向,包含108課綱有待調整、人才培育的新方向、AI時代教育要旨、教育品質再提升。

教改論壇召集人、政大教授周祝瑛指出,當年教改的後遺症,正逐一發酵在你我的周遭,包括教科書去中華文化,造成越來越嚴重的世代價值對立;當年少子化趨勢漸顯下,竟還廣設高中大學,造成當年大學招生困境,許多私校面臨退場命運。

周祝瑛表示,這些問題,教育部應負很大責任,不是事先缺乏評估就倉促上路,就是規劃後沒先試辦逕自全面實施等,導致新舊政策間缺少改進與銜接依據。

竹山高中高三學生劉融諭提到,108課綱讓城鄉差距更嚴重,以選修課為例,都市可以多所明星學校做到跨校選修,非都市學校可能只開2門課,學生沒有選擇,變成另類的校訂必修;繁星升學制度只是把城鄉差距延後到大學展現,且在重視繁星榜單的學校裡有排擠到學習歷程檔案的推動,變相降低學生製作意願;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掛勾,成為軍備競賽,對於學生壓力不減反增。

理工程度下降 如何因應AI?

因應AI時代,教育該如何改變?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說,凡是AI拿手的都不必在國民教育裡傳授,如資訊科學不重要,基礎算學才重要;雙語教育不重要,本國語文才重要;法條不重要,講理才重要;學經濟學與社會學,還不如多認識人類發展史、社會發展史,培養歷史感。教育體制必須保有因材施教的生態與機制,讓少數特殊性向者專注於學問發明、技術創新、國際參與與社會改革等志業。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退休副教授邱韻如說,自己在長庚大學工學院任教20幾年,見證理工科系學生的程度與學習,從興到衰的過程,108課綱改革下,自然學科的學分數驟降,再加上寒假上場的學測,許多學校會在高三上最後一個月停止進度,以讓學生準備考試,學測後的高三下,大多數學生忙著準備推甄申請資料,無心學習加深加廣課程,導致大一理工系學生的物理、微積分能力逐年弱化,放棄學習的情況逐年增加,嚴重恐導致台灣理工人才斷層。

缺乏「德」的教育 遺失內涵

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不僅社會亂象、性騷、交通事故頻傳,就連政府官員都包庇論文抄襲,皆是「缺德」指標。當今不僅要設置道德教育課程,語文、體育教育也應灌輸道德內涵,重振道德教育。

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則說,傳統儒家教育強調「尊德性」與「道問學」兩綱領,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五步功夫。在AI時代,「博學之」已變得無必要,因此這樣的說法也必須修正。綜合而言,未來我們的國民教育的「智育」沒必要再強調知識與學問,而應該更注重探究(exploration,即「問學」)、領悟(understanding)與踐行(doing)。而在智育之外,更應利用多出的時間來重視德性與康健的教育。

 

相關新聞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老幹、新枝加入陣容,潘俊榮掌舵,苗豐盛任監事會召集人,朝世代交替邁進  工業總會24日進行理監事改選,在現任理事長苗豐強不再續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