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改革

2024大選在即,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暨54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23日公布「2024年全國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問卷調查。第一名為「品格教育」,校園安全和性平、校園霸凌並列第二名,「心理健康」則是第三名;顯見家長對校園和學生品格、身心的關注,高於對學業成績的要求。

因應瞬息不同的全球變化,幾位跨行跨界的好朋友們常常一起分享對於世界局勢與台灣前景的看法,前幾天某位大老提到了盧旺達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非洲國家,我對其印象還停留在廿年前一部關於種族屠殺的好萊塢電影,竟不知明年將迎來屠殺卅周年的盧旺達,已經從過往的人間煉獄一步步邁向非洲新加坡的願景。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新課綱上路四年,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直指教育改革問題叢生, 私校倒閉、多元入學帶來嚴重階級複製、108課綱亂象等等; 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更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新課綱上路四年,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直指教育改革問題叢生, 私校倒閉、多元入學帶來嚴重階級複製、108課綱亂象等等; 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更表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經教育改革卻不見了,現在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

科技產業發展快速,近年政府也強力推廣資通領域,加上新課綱廣設人文特色課程,使得明星高中掀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退場潮,且部分學校與教師指導、授課意願降低,也讓人憂心「重科技、輕人文」現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日前公布112學年度繁星申請校系採納科目,其中採計中文、英文兩科的系所大幅縮減,其中不乏頂大學校 。教育界人士分析,這是少子化下私校只能「放大絕、開大門」求生存的方法;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更指出,這種寧濫勿缺的招生策略,實在是我國教育悲哀。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蔡英文政府以2030年為目標,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從國教到高教端透過課程修讀、師資招募等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近期隨著時間推進,各界正反聲浪不斷,學者們紛紛表示立意雖好,卻未考慮到現實,若政策真的執行,後果恐需下一代承擔。

全世界貧富差距逐年增加,除了在各行各業薪資上M型化外,教育也跟著M型化。2015年民間基金會調查就指出,社經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進國立大學的比例越高;而2022年的今天,高教現場在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又有甚麼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