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台灣海廢環境教育永續場域(北社評論)

台灣海洋廢棄物清除總量,依據國家海洋保育署統計報告,二○二○年約一一○○公噸,二○二二年底增為一一四五公噸,其中再利用率約八%。

海洋廢棄物分布情形,依據海洋結構分為三大部分:海底、海面(漂浮)、遠近海岸。負責清除單位,沿岸廢棄物主要由環保署負責,海底與海面清理則由海洋保育署負責。至於海底垃圾清除範圍,因目前採潛水人員人力清除,需考量潛水人員可耐受壓力及水肺氣瓶作業時間,以沿海三海浬、水深約廿到卅公尺區域為作業範圍。

海洋廢棄物種類,塑膠微粒及廢棄大小魚標(浮標)或漁網為主要品項,另有廢棄木材、漂流木等也是較大量品項。而海廢再利用部分,目前海保署委託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及嘉義縣試辦廢棄漁網回收、分類再利用;並於離島金門縣及澎湖縣與光寶科技合作設置減容貨櫃、試行廢保麗龍回收再利用,以期解決在地海洋廢棄物問題,並籌設海廢再生聯盟,期待透過公私部門合作,建立海廢溯源機制,現在已有超過十七個公私民間單位加入。

目前民間在海廢物教育場域的推廣上,較著名有福隆地區海廢創生星空園區、荒野保會協會每年北中南東各海岸清廢活動、黑潮基金會的海廢微粒及漁網回收的呼籲計畫與活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相關系所的各項關注台灣與世界海廢流向相關研討會、綠色和平組織推廣海洋教育。

中央機關的海保署也積極作為,建立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對相關機關予以分工,並訂定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方案,將海廢物從源頭治理到擴大合作參與分成四大項目予以有效管理。

各地區環境教育的設置與推動,是全國環境教育整合重要的基石。福隆地區的海廢創生星空園區內的資源利用,結合理念相同夥伴,加上荒野保護協會老師的專業協助,以自給自足方式齊心努力,將福隆海灘的廢棄漂流木、大型漁網、魚標等嫌棄設施,運用生活美學,創作出各種獨具風格的再生器皿、藝術作品;同時結合NGO教育團體與地方相關學校團體,齊力推廣海洋環境教育理念,期許成為新北市未來環境教育的代表場域之一。

我們支持政府對於海洋台灣、環境教育的大力推廣,希望由此奠定循環經濟、永續台灣的環境理念基礎。

(作者是台灣北社秘書長)

相關新聞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
【水水台灣】 保護海洋多樣性 聯合國大會近70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
經濟部即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規則草案,立委洪申翰與環團昨(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退而不休,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海洋永續趨勢,再跨入「藍能」新領域,與四十年老友、藍色經濟理念倡議人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