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推進2030減碳目標

國發會預計本周三(28日)公布「2050淨零路徑規劃」12項關鍵戰略執行方案,其中,備受矚目的是我國2030減碳目標將更精進;據悉,我國2030年減碳目標至少上升10個百分點,達到減碳30%的目標。

我國原訂減排目標是以2005年為基準年,當年排碳量為268百萬噸,2020年減碳2%,2025年減碳10%,2030年減碳20%,但因應國際上2050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勢將更精進。

據了解,在藉由全力發展再生能源,運具電動化、無碳化,節能及儲能後,我國2030年的減碳目標將上升到30%,整體投入總經費將近9,000億元。

國發會在今年3月30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除了提出「12項關鍵戰略」的具體行動方案外,更揭示「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二大治理基礎。當預估投入總經費約8,800億元,預算來源包括國營事業4,400億元、新增計畫3,200億元、既有規劃1,200億元。

不過,先前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2030年減碳目標應達43%,而其他世界各國都已訂出高於此標準的目標,反觀台灣仍是低於聯合國的目標。台灣目前的2030減碳目標只訂出20%,與聯合國的標準差距頗大,因此,環保署表示將會把這項目標往上提升。據了解,我國2030年減碳目標將至少達到30%。

其中,我國減碳最大的能量來源將出自再生能源,根據環保署的預估,離岸風電2030年減碳量可達2,465萬噸;太陽光電2023年減碳量達1,945萬噸;另外,也將積極發展氫能,將與主要氫能生產國家合作,拓展進口氫能供應來源,建構氫能產輸儲基礎,包含國際供應鏈、液氫接收站及輸儲設施,取得長期且穩定供應的氫氣,預計減碳量達422噸至1.2萬噸;地熱發電、生質能及海洋能也分別能減碳18萬至62萬噸、218萬至400萬噸、0.013萬至0.13萬噸。

相關新聞

台電 發電機 組從南到北接連故障,在燃煤機組 林口 電廠一號機昨天傳出破管停機後,發電量再少八百MW(百萬瓦)、約百分之二的發電量,...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