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首波出爐 賴清德提兩底線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台美談判持續進行中。總統賴清德7日深夜與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勉勵並指示談判團隊,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為國家爭取合理關稅。這也是我方設下的談判底線。

行政院證實,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台美經貿談判小組,刻正在美國華府磋商中,我方並未收到美方通知信件。知情人士樂觀認為,美方有多次表達與台灣的談判有正面發展,並進一步透露,當前白宮所公布14國對等關稅稅率名單,大多屬於談判沒有進展、不成功,或無必要再談下去國家,給予較高對等關稅稅率,其中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哈薩克都25%,南非30%,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最高,預計8月1日上路。

台灣部分,8日產業公協會紛紛傳出,台灣對等關稅恐被美方課徵30%高稅率,覺得大事不妙,產業界也惴惴不安。相關人士表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台美談判團隊,上周五再度緊急赴美國,十天內二度赴美磋商,顯示談判並不那麼樂觀,目前持續與美方就細項以及敏感項目交涉協調中,情勢艱難。

目前普遍認為,今年5月以來新台幣暴衝,第二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逾10%,出口業早已面臨毛利下降巨大壓力,未來關稅談判結果,若可低於越南20%是最好情境,介於20%~25%將有支出增加風險,若高於日、韓25%,甚至到30%是最壞劇本,產業界若加上匯率增加成本,最高可能上看近5成,恐有一波產業出走潮。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8日公布,賴清德7日深夜偕同副總統蕭美琴、卓揆等國安及行政團隊,與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進行約50分鐘視訊會議,就整體談判情形及最新進展聽取團隊報告,並感謝談判團隊數月的辛勞,並勉勵談判團隊,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為國家爭取合理的關稅。知情人士說,這就是我方設定的二大談判底線,高層已指示依此原則,持續與美方溝通中。過去3個月來,台美持續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多項經貿議題,嘗試凝聚共識。市場高度關注,攸關國內政治角力的美豬、美牛標示、汽車關稅減讓等議題,是否成為談判籌碼,亦或是談判停滯主因。

不過,反觀美國金融界,似乎已經不把這波關稅衝擊當一回事。英國金融時報點出,川普關稅信函內容公開後,華爾街依然上調標普500指數目標,高盛則表示,大型股票的基本面優勢、美聯儲的降息可能均屬提高指數考量, 美國銀行也警告,雖然受到政治動盪引響,但不要低估美國企業實力,當前投資人仍預期第二季度業績穩健,大型科技股將推動盈利增長。

美國與歐盟、印度談判進程

相關新聞

賴總統同意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請辭,由於黃是蔡政府自製潛艦(IDS)計畫核心人物,從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日前對巨大集團台灣廠區製造的自行車與零組件發布暫扣令(WRO),理由涉及疑似侵犯移工人權,震撼全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
全球數位金融快速發展, 穩定幣 (Stablecoin)與央行數位 貨幣 (CBDC)之間的定位與差異逐漸成為關注焦點。央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