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會決議不設環保專業法庭 未來仍待評估

環境訴訟案件近年屢受矚目,司法院法務部環保署、經濟部去年曾研商設置環保專業法庭的可行性,但後來決議沒有設置必要性,近期也未再研商,環保署表示,現有機制已可專業審理,未來要看司法部門認為有無需求再來考量。

環保署表示,目前環境訴訟案件有分門別類,若刑責跟刑法有關就到刑事法庭審理,跟行政法規有關就到行政法院,先前曾跨部會研商是否成立環保專業法庭,是特別針對民事案件討論,此類訴訟多半為公害糾紛,不過後來考量到法院人力配置問題,加上中央、地方政府都有裁決委員會的機制,協助處理民眾的公害糾紛,且通常可調解成功,因此真正進入法院的案件不多,因此沒有考慮成立環保法庭。

針對外界質疑法官環境專業度,環保署表示,法官遇到有專業需求的案件時,可以尋求第三方諮詢,例如請教授、專家或學者協助判斷跟評估,環保署也會提供足夠的證據力,但最後審理還是要由法官自由心證。

至於未來是否可能重啟設置環保法庭的討論,環保署表示,要由司法部門評估,特定案件是否多到需要專業法庭審理,例如目前家庭糾紛案件數量已經超過法庭可以負荷的量,因此才會成立家事法庭。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