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台灣台寶新藥臨床進程領先全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及癌症等治療開啟新門,已上百臨床試驗進行中。無獨有偶,台灣台寶生醫主力產品TRK-001正是此領域,且已進入全球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可望因進度領先而「沾光」!執行長楊鈞堯7日表示,將加速TRK-001開發並推動國際合作。
美日3學者發現免疫系統調節性T細胞獲表彰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今天揭曉,由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和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免疫學家坂口志文共享殊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線上記者會說,過去學界傾向免疫反應越強越好,較關注「正向調節」,坂口志文的研究首次指出了「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在免疫系統中的關鍵角色,開啟了對免疫「負向調節」的全新認識。
這項研究給了學界一記當頭棒喝,免疫系統不僅需要「油門」,也需要「煞車」。陳斯婷說,透過正向與負向調節之間取得平衡,免疫系統的恆定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這一發現對於臨床醫學具有深遠意義,特別是在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免疫療法及器官移植等領域。
在坂口志文的「調節性T細胞」研究之後,布朗柯和藍斯德爾則進一步發現了關鍵基因Foxp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徐嘉琳指出,如果將調節性T細胞比喻為一個樂團,Foxp3就是「指揮家」,必須正確指揮各部門,整個免疫系統才能協調運作、合奏出健康的旋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念榮說,免疫學與現代醫學的關聯極為密切。從近年疫苗研發、感染症控制到癌症治療,國內外學界開始深入探討免疫系統與其他系統間的互動,如神經系統如何影響免疫反應強度、腸道菌叢與免疫調節的關係等,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台灣廠商受惠 發展領先藥物有望
本項研究除了促進全球Treg細胞療法的臨床與商業化快速推進,台灣的台寶生醫的主力產品TRK-001,剛好為此領域研發進度領先的藥物之一,目前已展開治療腎臟移植抗排斥的台灣、美國全球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收案,挾全新抗排斥療法的機制,未來有機會透過一次性的治療,產生長期的免疫耐受性,進而取代免疫抑制藥物,免除病患終身服藥之苦。
台寶九月中才宣布為有效整合調節型T細胞(Treg)新藥的研發資源、深化美國市場 布局。擬將在美國原有二家100%持股子公司PhiBio與Taiwan Bio Holding LLC進行合併 。其中,PhiBio與哈佛大學共同研發調節型T細胞(Treg)新藥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TWB Holding甫於近期正式完成 對合作夥伴TRACT百分百股權收購,取得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技 術及全球商業化完整權利,並將TRCACT更名為Singulera Therapeut ics Inc。
透過股權整併,除了加速推動台美 兩地預防實體器官移植抗排斥新藥TRK-001的二期臨床試驗外,也提升與哈佛大學的共同研發效率,擴大推進Treg於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 潛力,提升公司營運的整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