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外匯存底均創新高 現貨黃金突破4,000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再寫歷史新高,持續穩居全球第四大。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說明,9月美元指數幾乎持平,主要幣別升貶互見,但歐元上漲0.52%,對外匯存底帶來正貢獻;其次9月雖非傳統收益大月,但仍有孳息進帳挹注;三是新台幣9月因外資大幅匯入而回升,部分交易日波動稍微擴大,央行進場調節買匯,也推高外匯存底餘額。
蔡烱民強調,美國9月降息後,提振科技股表現,台股與美國科技股連動性高,9月下旬至今台股不斷在創新高,帶動新台幣升值。觀察外資9月買超台股近新台幣2,000億元,整體呈現淨匯入,至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新台幣存款餘額已破兆元大關,來到10,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比重則持平為172%,餘額及比重雙創史上新高。
陸外匯存底創近十年新高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外匯存底規模達3.33兆美元(約新台幣101兆元);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外匯存底規模達3兆3387億美元,較8月底增加165億美元,升幅0.5%。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受到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與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震盪,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整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外匯存底規模上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中國經濟保持整體平穩、穩中有進,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有利於外匯存底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9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震盪,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外匯存底餘額刷新2015年12月以來新高,表明大陸防範化解金融衝擊的能力持續提升,而黃金儲備的同步增加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風險抵禦能力。在國際金價與外匯儲備形成「雙穩」格局的背後,是大陸應對全球金融波動的系統性安排。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未來外匯存底規模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在外部環境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適度充裕的外儲規模將為保持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支撐,也能成為抵禦各類潛在外部衝擊的壓艙石。
延伸閱讀:
現貨黃金突破4,000美元!
在全球避險情緒不斷升溫的背景下,黃金價格持續刷新歷史高點。由於美國政府持續關門引發市場避險需求,加上市場預期聯準會本月可能再度降息,截至8日上午10時30分,現貨黃金價格突破4,000美元大關,上漲0.5%,來到每盎司4,002.53美元,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也上漲0.5%,至每盎司4,025美元。
這場驚人的漲勢並非曇花一現,事實上,現貨黃金在2024年已經上漲了27%,今年以來更是驚人地累積了52%的漲幅。路透報導,獨立金屬交易員Tai Wong表示,市場對這波黃金走勢充滿信心,隨著聯準會(Fed)可能持續降息,投資人已將下一個心理關卡鎖定在5,000美元。他強調,支撐這波黃金強勢的基礎因素是中長期難以改變的,即便中東或烏克蘭局勢出現長期停火,但降息預期、全球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各國央行強勁買盤、黃金ETF的資金流入,以及美元走弱等都是支撐金價持續上漲的驅動力。
美國政府關門已進入第七天,導致重要經濟數據延遲公布,投資人只能依靠非官方數據來研判降息時機。目前市場預期,本月會議將降息1碼,12月再降息 1碼。同時,法國與日本的政治動盪,也進一步推升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瑞銀(UBS)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指出,當前市場還出現了「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效應。許多投資人正在無視高價位持續買入黃金,這進一步放大了市場的漲勢。
除了黃金之外,其他貴金屬也同步走強:現貨白銀上漲0.5%至每盎司48.03美元;鉑金大漲2.2%至1,653.21美元;而鈀金也攀升1.3%至1,355.32美元。這顯示出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整個貴金屬板塊都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
法定貨幣「貶值交易」發酵 黃金、比特幣雙創新高
政治動盪及投資人憂心通膨,導致金價7日短暫升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比特幣一度跨越126,000美元,凸顯美元等法定貨幣貶值的「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發酵,資金轉進黃金和比特幣避險,帶動價格迭創新高。高盛預期明年底前金價上看4,900美元。
紐約12月期金7日盤中一度升抵每盎司4,000.05美元高點,稍後回落至3,981.5美元,漲幅收窄至0.13%。現貨金價稍早曾觸及3,977.45美元新高水準,之後降至3,962.77美元,漲幅不到0.1%。比特幣在5日首度突破125,000美元關卡,7日稍早一度衝上126,064.16美元新高紀錄。在過去24小時上升0.27%,報124,358.1美元。
黃金和比特幣氣勢如虹,凸顯市場正盛行「貶值交易」,投資人擁抱黃金和比特幣等資產,因應通膨、政府巨額支出和負債激增等原因,造成法定貨幣價值縮水。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在「美元貶值」的背景下,刺激貴金屬和加密貨幣價格狂飆。今年迄今美元指數累計下跌9.3%。
金價在今年3月首次站上3,000美元大關,現逼近4,000美元重大心理關卡。今年來金價累計暴漲超過50%,主因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降息、各國央行強勁買盤推動、黃金ETF需求增加、貿易和地緣政治風險和已開發市場的政治不確定性,皆推高黃金的避險需求。
高盛將2026年底的金價預測由每盎司4,300美元調升至4,900美元,因西方國家黃金ETF吸金力強勁,及央行可望持續增加黃金儲備。比特幣近期這波漲勢主要受到機構投資人需求增加和季節性動能推動,比特幣向來在10月份表現亮麗。此外,預期聯準會將進一步降息,以及在美國政府關門期間,比特幣和金價連動性上升等宏觀經濟因素,亦是推動比特幣上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