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 聚焦四主軸

國發會力拚30日公布淨零碳排路徑圖,將從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目標著手,以達成2050淨零目標。

國發會力拚30日公布淨零碳排路徑圖,將從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目標著手,以達成2050淨零目標。其中,能源轉型要建立碳交易機制;產業轉型,要讓高耗能產業循序漸進減排,及碳稅抵碳費機制等,具體作法與措施,將透過「溫管法」修法達成。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國發會與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等部會研擬「台灣2050淨零排放總說明」,並力拚最快在3月30日公布完整內容,作為我國淨零排放的總體指導策略。

據了解,我國淨零排放路徑圖,將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為主軸,並輔以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變革」,來推動從低碳到零碳的目標。

本次路徑圖是以目標、路徑為主,不涉及具體細節。第一,針對能源轉型,將觸及的面向包括在我國推動再生能源的過程中,如何分階段逐步降低碳排,並且研議建立與國際對接的碳交易機制。

第二,產業轉型面會針對石化、鋼鐵等高碳排產業,以及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透過新科技協助減碳,並且提出協助、鼓勵策略,循序漸進助產業減碳,並規劃國內碳費與國際主要市場碳稅抵換的機制。

第三,生活轉型面,針對交通工具將藉由政策誘因,循序降低運具碳排來達標,不傾向立即比照國際能源署(IEA)所倡議的禁售燃油車輛作法,來達成減碳。

此外,國發會於北、中、南,與產業等界代表召開六場座談會時,大型企業代表提醒政府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要能確保穩定供電;中小企業則表達未來綠電可能難以取得的擔憂。

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訂定長期減碳目標,為2050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50%,不過環保署將修法,以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為目標。

在分階段目標,環保署原規畫2030年較基準年減量20%,但在2050淨零碳排入法後,2030年目標勢必得提升,環團認為應至少提高到50%。

環保署表示,正在務實檢視減量路徑,預計會趕在今年底、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前提出2030年的減量目標。環保署表示,經濟成長連帶使用電增加,未來必須持續加大節能力道,必須務實面對問題。

相關新聞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 金管會 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
美國總統川普將H-1B工作簽證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新措施21日生效,許多科技巨擘緊急要求海外簽證持有員工返回美國。白宮澄清,...
行政院 於8月29日公告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自115年1月1日施行。 然而,該修正過程未依循法規修正預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