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 台美接近達成協議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表示,90天暫緩期屆滿後不打算延長,很快就會寄出給各國的通知信。美媒則引據知情人士稱,美方與台灣、印尼已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也可能談成。印度亦傳出,可望趕在7月8日宣布臨時貿易協議。

 川普在福斯新聞節目29日播出的專訪中說,「我應該不需要」再給新的關稅暫緩期了,隨後他又更肯定地說,他不打算繼續延長暫緩期。川普表示,美國無法與200個談判國家全部達成妥協,將在未來幾天向各國發函,告知其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而發出關稅相關信函即代表「貿易談判結束」。

美發出關稅信函 即代表談判結束

 川普又說,「我們來看看一個國家是如何對待美國的,究竟是好還是壞,有些國家我們不在乎,我們就直接開出很高的數字。」他表示,發函內容將會這麼寫,「恭喜,我們允許你們將商品銷售到美國,你們將支付25%關稅,或35%或50%或10%。」

 4月2日,川普宣布對各貿易夥伴加徵高額對等關稅;4月9日宣布暫停實施90天,期間只徵收10%的基準關稅。韓媒指出,川普的最新說法形同是,在美國自行分析「貿易不平衡」後,最高可單方面加徵50%對等關稅,但對部分國家將僅徵收10%基準關稅。

 近日,川普政府官員曾相繼暗示,7月9日不再是關稅大限。美國財長貝森特稱,美方正在與18個主要貿易夥伴磋商協議,相信有10至12國可很快達成協議。貝森特還預計說,談判議程會在9月1日勞動節假期前完成。針對關稅大限,川普27日則在白宮記者會上稱,「我們隨心所欲,可延長,也可縮短」。但川普的最新表態更傾向於不延長。

印尼稀土當籌碼 將鬆綁進口管制

 在7月9日大限截止之前的最後數天,各國領袖正大力遊說川普,紛紛派代表團前往華府。據美國財經媒體6月30日報導,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接近與台灣、印尼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也可能談成。報導並未提供進一步細節,但又指出,包括日本、印度及歐盟在內的若干貿易夥伴,擔心美方未來還會針對晶片、藥品及商用飛機等課徵高關稅,因此不願簽署協議。

 貝森特曾提出「骯髒15國」說法,指這些國家對美國有相當高的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但並未點明究竟是哪些國家。「骯髒15國」據信是指美國前15大貿易夥伴,它們也多半是對美貿易順差國。在上述美媒提及的國家中,只有印尼不在「前15大」。台灣為第7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

 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30日表示,印尼已向美國提供一個共同開發稀土礦產的機會,作為關稅談判的一部分。印尼政府還宣布,將鬆綁多種商品和原物料的進口管制與規定,好讓企業在當地做生意變得更容易。

傳美印貿易協議 將趕在8日公布

 川普27日曾舉例說,針對大型經濟體,例如印度,美方希望能透過協議,全面消除貿易障礙,讓美國企業得以公平進入市場。據《今日印度》30日報導,印、美貿易協議可望於7月8日公布。印度爭取美方讓步的一個癥結點是,必須減免農業、乳製品的關稅,而印度過去從未在任何自貿協定中列入乳製品。

 迄今,美國只跟英國和中國達成「框架協議」。英國政府30日宣布,英美領袖5月簽署的貿易協議已生效,英國銷美汽車的關稅配額從先前的27.5%降至10%,每年限額為10萬輛車;飛機發動機與零件等商品當前10%關稅則獲撤銷。

川普不打算延長 「稅率信件將發出」

 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將於7月9日到期,美國總統川普29日表示,期滿後不打算延長,並強調除非已經與美國達成協議,否則懲罰性關稅將生效,而通知信件也將「很快」發出。他還點名日本與美國存在「不公平」的汽車貿易,日方應該提高對美國能源等商品的進口,藉此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另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原先因數位服務稅而與川普對槓,但如今態度大轉彎,宣布收回徵收數位服務稅的決定,「預期」將與美國達成互利的全面貿易協議。

 川普近日在福斯新聞頻「周日早晨談未來」節目中受訪時說:「我們會評估一個國家對我們的態度,他們對我們好、或是沒那麼好,有些國家我們不在乎,我們只會開出一個很高的數字。」至於最後期限到期後是否延長?「無需延期,但也有可能。」並透露寧願給各國發通知信。

 川普說,在關稅暫緩期截止日前,信件將很快發出,並透露發函內容,「恭喜,我們允許你們的商品銷售美國,你們將支付25%關稅,或35%、50%或10%的關稅。」

 川普並以日本為例,稱美國將對日本汽車加徵25%關稅,表示「他們(日本)不接受我們的汽車,但我們卻引進他們數百萬輛的汽車到美國來。這不公平,我已經向日本解釋過了,他們也瞭解。」

川普說,「我們與日本之間有很龐大的逆差,他們也明白這點。現在我們有石油了。他們可以購買大量石油,也可以購買很多其他東西。」

 儘管川普態度強硬,但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的說法則多了些緩衝空間,表示美國可能在勞動節(9月1日)前完成最重要的貿易協議。

 貝森特表示:「盧特尼克部長先前提到,他預估還會有10項協議。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敲定重要的18項協議中的10或12項,加上另外20項重要貿易對象,那麼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勞動節前完成貿易協議。」

相關新聞

美國和日本達成15%貿易協議,形同為其他主要貿易夥伴鋪路,尤其有助於美國促成和南韓和台灣等受個別產業關稅威脅的國家達成協議。...
經濟部 長郭智輝卻表示,這次風災造成光電受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的0.4%,損失甚微。這個說法明顯是為了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而粉飾太平,...
曾任副閣揆、財政部長、 央行 副總裁,產官界資歷厚實的大老級人物 邱正雄 被友人證實辭世,享壽83歲。邱正雄金融資歷豐富,...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將以「AI新十大建設」為主軸。國發會主委 劉鏡清 昨指出,台灣有實力發展下一個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