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追蹤

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開啟超級貨幣寬鬆的政策,讓債務規模空前膨脹,加上疫情後時代,金融政策失靈,財政負擔加大,各國都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如何解決國家財政問題是全球共通的課題。

背景說明

近年來政府財政惡化嚴重,首先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就是租稅負擔,從80年以後就只有12%左右,較其他國家偏低。其次是未償債餘額不斷增加,根據統計,2016年中央政府舉債1,439億元,其中730億元用來還債,2016未償長債達5兆3,721億元,若加上短期借款1,430億元,中央政府未償還長短債合計為5兆5,150億元,平均每人背負23.4萬元的債務,這個數字還沒有把18兆潛在負債計入,顯示國家財政的脆弱。

政府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及紓困振興方案等,經費皆以特別預算編列。這筆龐大公共建設支出若加上後續經費、地方配合款、和未來一定會面臨的追加預算,總支出極可能破兆。在政府財政困窘之際,有必要嚴格監督,以免債留子孫,甚至進一步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活動照片

  • 2012成大財政論壇

    2012成大財政論壇

  • 王健壯

    王健壯

  • 李俊俋

    李俊俋

  • 江啟臣

    江啟臣

  • 林濁水

    林濁水

  • 黃秀端

    黃秀端

  • 羅傳賢

    羅傳賢

  • 朱雲漢

    朱雲漢

相關文章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政府護盤股市應該是擔心股價下跌可能引起自發性的惡性螺旋崩潰,但股價若是反映公司營運的預期價值而下跌就不是護盤與否的考量。國安基金若過早抗衡國際經濟趨勢對股價負面的衝擊,反而會出現螳臂擋車的後果。

綜合媒體報導,為避免投資人融資斷頭潮湧現、加重台股賣壓,金管會布兩大穩股措施,一、鼓勵企業實施庫藏股,以提振市場信心,二、放寬信用交易抵繳擔保品範圍,藉此降低斷頭潮,減緩大盤賣壓,實施期間則視市況而定。

監察院針對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發布調查報告,對經濟部工業局、能源局提出糾正,要求重新檢討國產化政策。經濟部回應,虛心接受糾正案內容,後續經濟部的態度與檢討研析,須持續觀察與追蹤。

台股跌入熊市,國安基金的動向更成為信心指標。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台股雖跌、但承接力道也很踴躍,量能還有三千億元,他最擔心「無量」,後續將密切關注市況,若市場失序、不排除召開臨時委員會討論因應。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吐露這一路走來的心聲。他坦言,保險公司承保能力與社會期待不一致,醫療資源沒有妥適安排,「保戶把急診室擠滿了,當時我心裡是有些壓力的」。不過從這次的事件中,他看到三個對金融業的啟示。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9日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內容一口氣規管包括臉書、YouTube等5大類平台,若違反單一義務,最高可開罰新台幣 1,000 萬元。政府稱通過草案能讓各方協力參與網絡的治理,確保民眾網絡基本人權,更能讓資訊在網絡上自由流通;然而,相關法令設計引發外界疑慮,箝制、限縮言論自由輿論的隱憂浮上檯面。

貨幣數位化時代來臨,各國中央銀行積極發展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楊金龍表示,CBDC推動是一項巨大且複雜的工程,如果央行要發行CBDC,除了制訂一系列計畫與步驟,會秉持無害、共存及創新與效率的三項基本原則,強調這不單純是數位化,還有支付革新。

經濟部昨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整體平均電價漲幅為8.4%,產業用電大戶漲幅更高達15%;學者分析,這將產生兩大衝擊;首先,工業電價大漲,勢將推升物價、加劇通膨、影響股市基本面,且衝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恐無法「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