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25日召開 聚焦二議題

 總統府設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25日召開首次會議,聚焦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及能源電力供需二大議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將報告電力供需,能源結構例如核能等恐難避免被觸及討論。知情人士說,2030年減碳目標上修至24±1%,但此涉及減碳工具力道,和能源政策、電力排碳係數、是否使用核能相互連結,倘若沒有很大力道去改變,目標很難做到。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研院長廖俊智、副院長鄭麗君。聘請二位顧問,除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外,還有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執祕為環境部長彭啟明。委員約有20多人,環團等社會人士都在受邀之列。

據悉,曾文生將就「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詳細說明未來大型電源開發規劃的可能性。面對未來開發充滿不確定因素,台電採最大化準備,至2030年止,夜尖峰最低的備轉容量率也有約8.1%,有300多萬瓩餘裕。

 依據台積電先進製程規劃及AI成長,台電在2027年之前以平均2.5%估算電力成長,2028年之後以2.8%成長寬估,2028年之後AI大廠均表示會有較大幅度投資及用電成長。官員說,為因應AI時代來臨,預計2023~2030年大型機組淨增加1,175萬瓩,可滿足用電需求成長724萬瓩。從長期電源供需結構可見,2025年燃氣占比將躍升逾5成,在2030年前燃煤降為2~3成、再生能源約25%。面對明年核能占比僅剩1%,之後降為0,童子賢曾提出3(核能)3(再生能源)4(火力)的黃金組合發電占比。

彭啟明將報告氣候變遷衝擊及因應,調適及減碳政策。知情人士說,今年全球都出現酷熱現象,地球氣溫不斷上升,台灣基礎設施是否足夠因應極端氣候的暴雨、乾旱,政府投入預算夠不夠,是否應檢討追加編列,中央及地方應加強因應調適策略。

相關新聞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
行政院會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主軸為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行政院長卓榮泰說,...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核定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不僅調整工業部門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措施,擴大受惠企業家數、...
面對國家動盪變局,國民黨、民眾黨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兩黨黨主席合體商談國事。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也帶來國民黨15個縣市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