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根據國際報告SREX,極端高溫(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未來將會頻繁發生。並加速產生野火的風險,野火容易增加大氣中的甲烷濃度致加速導致氣候變遷。美國南加州棕櫚泉(Palm Springs)在6月,高溫飆破攝氏45度,導致森林野火在乾旱地帶爆發。
去年八月,格陵蘭冰蓋降雨讓全球震驚;若未來冰蓋全數融化,海平面將上升七點多公尺,屆時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也將深受衝擊。
氣候變暖,高山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境內高山冰川眾多的 巴基斯坦 政府日前警告,地球異常 高溫 已導致高山冰川融化加快,進而形成洪水毀壞下游的人類家園,另外,多處水力發電廠甚至可能會遭受被淹沒的危機。
環保署昨(20日)修正發布「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餘裕處理容量許可辦法」,擴充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我國每年產生事業廢棄物量體龐大,去年一整年就高達2195萬公噸,卻面臨專用處理設施不足的窘境,暫存量不斷累積之外,也排擠了生活垃圾的焚化空間。
石虎近年遭犬隻攻擊致死案頻傳,林務局因此心痛呼籲,幫狗找家才能讓牠們好好活著。
台灣近期持續高溫,且無颱風來襲,已讓周邊海域珊瑚的「熱壓力」爆表,七月底前恐陸續進入白化一級警戒。
脆弱的太平洋島嶼國家今天要求對氣候變遷問題採取「緊急、立即」的全球行動,同時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也強調對民主和「基於規則」國際秩序的承諾。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雖然疫情讓人類活動減少,但近年甲烷排放量依舊升高。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暖化不僅會推升甲烷排放量,還會讓大氣中去除甲烷的速度變慢。加總起來,全球暖化對加速甲烷排放的影響是過去估計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