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環保署昨(20日)修正發布「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餘裕處理容量許可辦法」,擴充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我國每年產生事業廢棄物量體龐大,去年一整年就高達2195萬公噸,卻面臨專用處理設施不足的窘境,暫存量不斷累積之外,也排擠了生活垃圾的焚化空間。
石虎近年遭犬隻攻擊致死案頻傳,林務局因此心痛呼籲,幫狗找家才能讓牠們好好活著。
台灣近期持續高溫,且無颱風來襲,已讓周邊海域珊瑚的「熱壓力」爆表,七月底前恐陸續進入白化一級警戒。
脆弱的太平洋島嶼國家今天要求對氣候變遷問題採取「緊急、立即」的全球行動,同時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也強調對民主和「基於規則」國際秩序的承諾。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雖然疫情讓人類活動減少,但近年甲烷排放量依舊升高。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暖化不僅會推升甲烷排放量,還會讓大氣中去除甲烷的速度變慢。加總起來,全球暖化對加速甲烷排放的影響是過去估計的四倍。
湄公河作為東南亞國家最重要跨國水系,起源於中國接續繞行至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及越南等地,然而隨著各國興建大壩發電嚴重破壞生態,導致下游流域國家魚源枯竭,負責規範湄公河事務的「湄公河委員會」(MRC)則刻意怪罪全球性氣候變遷,不認為大壩是湄公河魚源枯竭的主因。
基金會走訪台東三天,旅途中路經池上鄉辦訪當地回鄉的小農,聽他們在天氣越來越熱情形下,產量驟減的艱辛;抱怨歸抱怨,在這片土地長大的這群人,還是堅持著對友善生態的工法,要為下一代的未來,留下一片能坐看雲起時的淨土。
今(2022)年底縣市首長選舉,各式議題與社會行動持續串聯。都市農耕推動團體則拋出「都市農耕政策需求」,呼籲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自2008年以降,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來20年更有3/4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裡。「支持農耕是有票的」都市農耕網發言人楊志彬說道。
士林區天母SOGO百貨大門正對著德行繽紛農園。圖片來源:都市農耕網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