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冰蓋盛夏每日融冰60億噸 淹沒1.7個台灣

去年八月,格陵蘭冰蓋降雨讓全球震驚;若未來冰蓋全數融化,海平面將上升七點多公尺,屆時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也將深受衝擊。正因如此,今年不只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ESG企業歐萊德組成「解凍格陵蘭」採訪團,CNN、BBC等國際媒體也蜂擁而至,顯見格陵蘭的氣候變遷已成今夏焦點。

 

CNN報導,格陵蘭本月十五到十七日每天融冰六十億噸,可填滿七二○萬個奧運泳池,或足以讓一點七個台灣淹水卅公分。駐格陵蘭的美國德州大學科學家薩伊拉姆說,他對此感到憂心,在正常狀況下,格陵蘭即使夏天還是冷颼颼,「昨天我們竟然可以穿短袖上衣閒晃,始料未及」。

 

科學家說,格陵蘭近日溫度攀升至攝氏十六度,比往年同期高攝氏五點六度。連日異常溫暖天氣加速格陵蘭北部融冰,可見到冰川融化的水匯聚成一條條河流流進大海。

 

在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開始前,格陵蘭西北部冰蓋區高於攝氏零度的溫度前所未聞,但自一九八○年代起,格陵蘭氣溫每十年上升攝氏零點九度,是全球暖化速度四倍。

 

今年七月融冰遠比歷年平均嚴重。科學家每年夏天都擔心二○一九年創紀錄的融冰情況重演,當年春季異常熱,七月又見熱浪,以致格陵蘭幾乎整個冰層表面融化,五千三百廿億噸的冰流入海中,全球海平面也因此永久上升一點五公釐。

 

一旦格陵蘭冰層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七點四二公尺。

相關新聞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