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自二○二一年第廿六屆聯合國 氣候變遷 大會(COP26)後,全球一三六個國家及地區已宣示對二○五○淨零碳排之承諾,並期COP27提出對二○五○長期低碳發展之策略。
經濟部原本預定於今年7月1日起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但為避免水電雙漲增加產業成本進而衝擊民生物價,並未如期開徵耗水費。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之後,能源及產業部門都必須減碳,台電及中油的國營事業自身用電量多及碳排放量較多,為解決減碳難題,將投資區塊開發風場,結合某丹麥開發商投資區塊開發風場,台電及中油成為風場股東後,盼能獲得優先承購綠電權,藉此降低企業碳排放。
極端氣候已在世界各地造成生命、經濟、環境等嚴酷打擊,在許多致力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做法中,根據林務局統計,全台森林面積219.7公頃,森林覆蓋率60.71%,透過植物吸存二氧化碳的「森林碳匯」對減碳大有貢獻,對此,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今(24)日主辦「從森林出發,實現低碳世界」研討會,邀集專家學者共同討論。
桃園有「千塘之鄉」美名,但內政部統計,近年桃園埤塘面積縮減逾200萬平方公尺,等於300多個足球場。國民黨 桃園市長 參選人 張善政 昨說,審計處報告,桃園有300多口埤塘被列為國家重要濕地,其中三分之一面積逐漸縮小,甚至不見,要從科技、環境、教育全面守護埤塘。
喜馬拉雅山(Himalayan)是地球暖化的指標之一,隨著環保團體鼓吹種樹來對抗氣候變遷,居住在拉達克(Ladakh)寒漠(cold desert)地區的村民展開植樹計畫,希望增加生物多樣性並且創造收入。不過生態專家警告,在樹木無法自然生長的地區盲目造林,帶來的可能會是傷害。
上週五(12日)美國眾議院以220票對207票,通過4300億美元的重大醫療保健和氣候計畫《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總統拜登(Joe Biden)隨即表示,這是美國人民的勝利。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今年7月是有紀錄以來3個最熱的7月之一,全球氣溫比平均高出近半度。歐洲夏季出現極端熱浪和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