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七月廿三日為廿四節氣「大暑」,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衛福部統計,七月至今熱傷害急診人次已達六百人次,是去年同期一點六倍。急診醫師也發現,六月至今,熱傷害、中暑患者增加一至二成,新竹縣有外送員中午跑單,頭暈擦撞自摔,甚至暈倒;也有醫院警衛服用慢性病用藥,於高溫下工作引發腎衰竭。
雖然美中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日趨加劇,拜登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還是在週三與中方官員進行了高層對話,試圖尋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辦法。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也是世界綠色技術強國。如果雙方能達成一致,加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這可能對世界將全球暖化維持在安全範圍內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環保署今(19)日將舉行氣候變遷調適北區公聽會,其中 在水資源方面,經濟部將提出兩大關鍵指標,第一,2036年前用水可滿足,整體備援從28%提升到50%,強化韌性,第二,再遇百年大旱,希望不進入分區供水,維持民生及產業正常供水。
歐盟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在今年6月8日表決通過贊成「林業和其他土地使用(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LULUCF)條款」的修正案,希望透過恢復濕地和沼澤、造林並停止伐林,來穩定歐盟的自然碳匯,期許讓歐盟減碳的幅度超過原先所設定在2030年減量55%的目標。
在歐洲,極端高溫席捲整個南歐。義大利衛生部已對羅馬、波隆那和佛羅倫斯等16個城市發布「紅色警報」。氣象中心警告,民眾應為「今夏最強熱浪、同時也是有史以來最強熱浪之一」做好準備。羅馬17日的氣溫可能達到40℃,18日甚至會飆升至43℃,打破2007年8月創下的40.5℃紀錄。歐洲太空總署說,義大利西西里島與薩丁尼亞島氣溫可能高達48℃,「這可能是歐洲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
夏天才剛開始,全球高溫頻頻破紀錄。世界氣象組織(WMO)10日一連報告數個紀錄,根據初步數據,7月第一周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周;6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洋也躲不過熱浪,5月和6月的全球海面溫度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在6月達到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同期新低。
路透依據看到的文件草案指出,以法國為首的歐盟擁核派十一日將向歐盟執委會(EC)提交一份文件,要求歐盟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場域將核能「一視同仁」。歐盟擁核派指出,儘管歐盟已將核電納入綠能,卻未能在法律及資金上平等對待核產業。路透指出,在歐盟今年氣候及能源關鍵法案中,核能已成為成員國間長期未解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