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莫三比克規模最大工業公司South32宣稱,在莫國製造的鋁材為綠色產品,是為了合乎歐盟的碳關稅新規CBAM,這個聲明引起不少輿論。CBAM猶如一把雙面刃,是為促進國家碳排管理發展,亦或是讓貧窮國更邊緣化?

你有想過,擁有乾淨、永續的環境也是一種基本權利嗎?隨著氣候變遷的情況惡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環境變化對日常生活帶來威脅。「環境權」受侵犯之餘,大眾忍耐程度似乎也到了極限,「氣候訴訟」在全球遍地開花,成為重要的氣候行動。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與會各國希望會中可就增加再生能源產能達成協議。會議談判焦點將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執行狀況的差異,該協定確立了將暖化增幅限制在1.5度的目標。

歐盟科學家週三表示,今年「幾乎肯定」將是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此前數據顯示上個月是該時期全球最熱的10月。

政府至今仍無法有效切割黑金結構,放縱劣幣驅逐良幣,不僅合法業者無法依據正常程序進行開發,延宕國家能源轉型的速度,歐美各國投資者也有所疑慮。尤其當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收受業者賄賂好處,嚐到甜頭後,不僅不再善盡監督管理之責,甚至帶頭反對抗議地方綠能建設,假綠能保護之名,行黑金分贓之實,貪腐牟利。統計二○二一至二○二二年就有六十起綠能行賄案,成為台灣淨零轉型的絆腳石。

農產品受到戰爭與聖嬰現象干擾供給,價格高漲;以哈、俄烏戰爭未歇,原油短期上看100美元;大陸經濟疲軟雖導致礦物價格大跌,但電動車熱的利多,仍帶來價格波動,多種原料商品價格都高度動盪,分析師認為農產品、原油及礦物都易漲難跌

必須要釐清的癥結是,漂綠的問題,不在「多種樹」或「買碳權」等行為,而在於碳權交易的「市場失靈」。回到「世界經濟論壇」所列舉的兩種漂綠態樣,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在「資訊不對稱」下,所衍生的市場失靈問題。

「漂綠」是由表示人為刻意的「漂白」與象徵環境永續的「綠色」,所合成的一個新詞;用以說明企業、其他組織或政府,以某些經濟活動展示其對環境永續的付出,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甚至對於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

...

台灣必須心裡有數,要在二○四○年終結塑膠汙染,石化與對塑膠依賴高的產業勢必面臨政府去除對化石能源補貼,以及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帶來的碳價格之雙重成本遽增的壓力。台灣已經沒有陶醉在廉價塑膠的石油經濟舒適圈的條件,不清醒,二○二四年「全球塑膠公約」對台灣絕對會是一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