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農地工廠長期破壞台灣農業生產環境。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遞案要求立院召開臨時會,地制法修法在臨時會確定不會缺席,柯要為大新竹升格做最後一搏。
民進黨強推大新竹合併升格,將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逕付二讀,引發朝野戰火。
全球氣候異常下,2021年初臺灣本土遭逢嚴重乾旱,不僅全臺水情吃緊,連高科技產業重鎮新竹科學園區也面臨用水供應斷層的窘境。
公投倒數三天,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天邀請藝文界人士共同挺藻礁公投,電影導演侯孝賢透過影片質疑,是否要「為了五年、十年的眼前便利,毀滅掉7600年的藻礁?」作家朱天心說,公投其他三項都是可逆的,但只有藻礁生態被毀滅後就不可恢復。
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要求二○三○減碳四十五%、二○五○淨零碳排,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貼,除了二○五○淨零碳排的國際共識,也漸漸完善淨零路徑的中期目標。民進黨政府卻提出二○二七年以前,每年用電成長二點五%的浮誇用電需求,將導致減碳遙遙無期、難以擺脫依賴化石燃料老路。
基隆協和電廠四部燃油機組陸續屆期除役,台電計畫在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部燃氣機組與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遭環保團體抗議破壞生態。
最近台南仁德某新建案,近三十位民眾夜宿排隊搶房,業者上午開放銷售,湧入近二百人購屋,且多為年輕人,但市府聯合稽查並未發現紅單轉讓違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