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

2024大選在即,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暨54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23日公布「2024年全國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問卷調查。第一名為「品格教育」,校園安全和性平、校園霸凌並列第二名,「心理健康」則是第三名;顯見家長對校園和學生品格、身心的關注,高於對學業成績的要求。

日本發起「地方創生」,吸引年輕人回流、產業進駐鄉村,至2000年,日本更積極、更有規模推動「地方創生」運動,進而解決「繭居族」足不出戶的社會問題,讓社區活絡起來,此為「共生社區」的濫觴。

荷蘭重新奪回擁有「全世界最佳退休金制度」的頭銜,至於台灣則在4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九,在東亞地區僅高於南韓,但落在日本及中國大陸之後。

因應瞬息不同的全球變化,幾位跨行跨界的好朋友們常常一起分享對於世界局勢與台灣前景的看法,前幾天某位大老提到了盧旺達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非洲國家,我對其印象還停留在廿年前一部關於種族屠殺的好萊塢電影,竟不知明年將迎來屠殺卅周年的盧旺達,已經從過往的人間煉獄一步步邁向非洲新加坡的願景。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台灣從2020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人口呈現負成長,尤其去年虎年,台灣出生人口下降到13.8萬,與2015年21.3萬相比,下降幅度極大;另一方面,美國中情局CIA對於全球生育率的預測數字上,台灣也敬佩末座。根據內政部近期發布的數據,2023上半年出生人口剩6.6萬多人,雖然許多縣市都推出生育相關補貼,但有家長和學者認為,補貼只是其中一項誘因,還有整體大環境,以及小孩的教育等各層面因素,都必須考量。

人口少子高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即使是一些落後的亞非國家,在走向工業化與現代化的進程上,都呈現出生育率下降與壽命延長的現象,也因此促成人口的 老化 ,也就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全球平均為九%,台灣今年將達十八%,日本則是卅%。

以老化程度而言,日本最高,以老化速度而言,不是日本而是台灣與韓國;因為推升老化的關鍵,尤在於低生育!台韓正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兩個國家,台灣不僅將於二○二五年步入超高齡社會,也會在二○六○...

台灣自 2020 年起連續三年人口數負成長,據統計去年新生兒人數僅剩 13 萬 8986 人,創歷史新低,政府面臨少子化問題,雖委由各部會提出建議,卻仍無解決的統整計畫, 專家都贊成要制定專法 。民眾黨團則於 20 日立法院舉辦《少子女化社會對策基本法》草案公聽會,針對低薪、高房價、男女不平權等問題,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