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9.2% 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示警

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人口與戶籍統計,台灣的總人口數為2,339萬6,04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萬3,784人,持續呈現負成長,這也是自2021年元旦以來,連續49個月人口數呈現年粗死亡率大於年粗出生率的狀態,人口數減少的趨勢顯示出目前社會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與老齡化挑戰。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指出,台灣年金體系總分3.3,在面臨嚴重人口老化挑戰下,全球年金體系改革壓力普遍升高,而台灣未來也需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社會與經濟衝擊,以確保年金體系的長期穩定。

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統計,1月出生僅9,495人,是歷年單月次低的出生人數,死亡數1.5萬人,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負千分之2.78,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4.78,較去年同期下降13.86%;與此同時,死亡人數為1萬5,018人,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7.56,死亡人數遠超過出生數,使得自然人口減少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一趨勢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結構的失衡,對勞動力市場等方面的衝擊正逐步顯現。

台灣的老齡化問題亦愈加嚴峻,2025年1月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人口數已達450萬8,419人,占總人口的19.27%,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未來的社會福利與醫療支出將大幅增加,勞動力市場的緊縮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台灣的人口問題無疑會對未來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出生數的持續下降、死亡數的居高不下,加上人口結構的快速老齡化,將對台灣的勞動力市場、社會福利以及公共資源的分配帶來重大挑戰。且人口結構不斷往高齡者靠攏,未來台灣的勞動力需求將進一步依賴於少數年輕人口,進而可能帶來人才短缺與勞動市場競爭的問題。

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示警

安聯7日發布第三版「全球老年年金報告」,台灣台灣的年金體系總分為3.3,全球排名中屬於中段班,雖然在適足性方面,歸功於高度的年金儲蓄表現良好,但致命傷是人口快速老化,未來25年老年人口扶養比將從28%攀升至73%,成為全球最高的比率之一,增加了提高退休年齡的必要性。

這項報告是依據安聯有的年金指標,安聯年金指標(API)針對全球71個國家的年金體系進行分析;以三個基本要素為基礎,人口統計和財政狀況、永續性評估(例如,財務攤還與提撥期限)、適足性(例如,年金的涵蓋率與平準性),並運用40個不同參數,評分範圍從1分(不用改革)到7分(急需改革),將所有參數加權總和,反映各個系統所承受的改革壓力。所有年金體系的未加權總分為3.7。此分數顯示改革的壓力居高不下。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是如此,丹麥、荷蘭和瑞典等少數國家的總體得分遠低於3,表現相當不錯;這歸功這幾個國家都早早制定永續發展的年金體系並且認真執行。

全球年金體系改革壓力加劇

報告指出,部分國家如丹麥、荷蘭和瑞典,因較早推動年金改革,年金體系相對穩健,總體評分遠低於3,表現相當不錯。然而,大部分國家仍面臨較高改革壓力,特別是如馬來西亞、哥倫比亞、奈及利亞等發展中國家,由於年金制度涵蓋範圍有限,非正式勞動人口比例高,急需推動勞動市場改革,以確保制度長期可行性。

此外,包括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等國的年金體系仍主要依賴現收現付制度,隨著社會老化快速,改革壓力持續攀升。然而,全球老化最嚴重國家之一日本,在低於3的排行榜中居然也榜上有名,原因是日本從來就與其他國家不同,堅持走自己的路,將工作年限拉長,時至今日,65歲至70歲的高齡者仍有三分之一在職。放眼未來幾年,實際退休年齡預計將提高到70歲。

年金儲蓄缺口可透過調整補足

「全球老年年金報告」分析的15個市場有一個共同點:每個社會皆迅速老化中。而亞洲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強制或最低退休年齡相對較低,未能反映平均餘命的增加;因此如何讓年金體系免受人口結構變動影響已迫在眉睫。但是針對改革,各國的需求不盡相同。以成熟市場好比日本、香港、新加坡或韓國來說,強化其年金制度的長期永續性益發重要。以開發中市場好比柬埔寨、印尼或寮國來說,鑒於其等人口依舊相當年輕,政府苦惱的是如何改善架構的適足性,怎樣引入和擴大雇主提供的職業完全提存制度以及民營企業為支柱。另一個挑戰是勞動市場的正規化,因為這些國家很大一部分的勞動年齡人口於地下經濟工作,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同時,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強制或最低退休年齡相對較低,未能反映平均餘命的增加。

另外,根據安聯的計算,光是歐元區年輕世代的年金儲蓄缺口,平均每年大約為3,500億歐元,要儲蓄率上升0.25才足以補平。因此,安聯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強調,「將年金保障與資本市場的發展結合一起共同思考,才是重點。」他表示,儲蓄累積的退休金一定要選擇未來可以成長、創新的投資標的才會獲利。這是克服人口變遷(以及氣候變遷)的重要關鍵。歐洲在這方面還須多努力。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