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拉警報!2037年工作人口中高齡破五成

國發會委員會議今天通過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顯示我國未來長期少子、高齡化現象將更趨明顯。其中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間維持2025年,人口紅利也維持2028年結束,與上次推估時程相同。但國人老化程度加劇,工作年齡人口45~64歲占比在2037年超過五成,將出現勞動力高齡化問題。

國發會表示,人口結構變遷已逐漸擴大對我國社會各方各面的影響,後續將偕同各相關部會針對少子化、勞動市場、經濟/產業、財政收支及社會環境等面向人口課題,研議強化性因應對策。

國發會每2年依據最新戶籍人口資料,更新不同生育情境下,我國未來約50年人口結構的可能發展。為使人口推估更臻完善,國發會今年參考國際作法,針對我國生育趨勢辦理專家調查,作為生育率設定之參考。根據最新推估,假設未來每位婦女一生僅生育1名子女之中推估下,未來短期人口重要時點將維持前一版推估,長期,少子高齡化現象則更趨明顯。

國發會推估,未來總人口持續下降,國總人口將由2024年之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之1497萬人,減少844萬人,其中,0-14歲幼年人口減少171萬人,15-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920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248萬人。

推估報告顯示,我國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點維持2025年不變,也就是明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而人口高齡化為已開發國家共同面臨的課題,2024年,全球已有40個國家和地區邁入超高齡社會,包括日本(2005年)、德國(2007年)、法國(2018年)等。韓國及加拿大(2025年)、英國(2028年)、美國(2029年)、澳洲(2031年)、中國(2032年)、新加坡(2037年)等國,也預估在未來數年陸續邁入超高齡社會。

至於「人口紅利」結束時點維持2028年不變。預估我國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將於2028年低於2/3,人口紅利消失。韓國(2030年)、泰國(2033年)、中國(2037年)、越南(2040年)、新加坡(2041年)、印尼(2045年)等國,亦將於未來20年面臨人口紅利消失課題。

國發會表示,未來長期老化程度再提升,因國人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影響,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之比率預估由2024年之19.2%,提高至2070年之46.5%;同期間,年齡中位數由45.1歲提高至62.4歲;與此同時,由原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每1名老年人口,減少為每1名青壯年人口即需扶養1名老人。

國發會表示,我國即將進入人口轉型關鍵時點,人口減少與高齡化雖將對經濟、社會帶來深遠影響,但也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創新經濟的新契機。

今日委員會議各部會也研議強化因應策略,包括:

在少子化方面,研議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對象、延長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在勞動市場方面,持續擴大中高齡及婦女勞動參與、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對策、及持續厚植產業人才培育等;

在經濟/產業方面,應積極應用AI技術強化產業升級轉型,並降低產業人力需求等;

在財政收支方面,研議因納稅人口減少、社福支出增加,而影響財政穩健之因應作法;

在社會環境方面,研議因應超高齡社會,持續擴充醫療及照顧服務能量,及導入智慧科技,創造健康及照護新模式等作法。

後續將視情況每季或每半年檢視執行成效,並滾動式調整優化或新增相關創新政策。


延伸閱讀:

鼓勵人口移入 學者籲留住移工

 

image

國發會推估2070年台灣人口降至1500萬以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直言,這麼恐怖的數字,是不是代表現在不要蓋房子?因為以後都沒有人住;另就金融保險業來說,年輕人保單減少、無法推廣新的客戶,反而是較高風險的老人投保,這對於金融保險業發展相當不利。學者則建議,政府政策上,可鼓勵人口的長期移入,像是藍領轉灰領,鼓勵過去藍領的移工留在台灣。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指出,人口減少有三大影響,首先是勞動力減少,對於生產力來說相當不利;其次對於財政負擔會加重,因為老年人增加,對年輕人來說稅的負擔就會增加,財政赤字就會擴大;最後是消費動能會疲弱,因為消費最多的通常是青壯人口,老年人口消費較少,就像現在的日本一樣。

 許舒博分析,高齡化癥結並非年齡,在於「健康餘命」,讓勞工的健康時間可以拉長,有健康的身體亦減少社會負擔,政府才能思考延長勞動時間,如二次就業或延緩退休年齡。

 許多國家也面臨高齡化問題,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高齡化、少子化影響的是百工百業,預期10年內對於各行業影響還不會太明顯,但是影響性會逐漸擴大,政府應思考如何擴大補助、鼓勵年輕人生育,或者減輕養小孩負擔。

 除鼓勵國人生育,移民亦能解決人口減少、老化問題,像日本、南韓也相當歡迎外籍移工。許舒博認為,政府應該要有良好的移民政策,讓白領階層願意到台灣讀書、就業、甚至移民深耕台灣。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指出,現階段台灣的人口就是生不如死,建議政府政策鼓勵人口長期移入,像是藍領轉灰領,鼓勵過去藍領的移工留在台灣,但要留心目前這些人才仍會因家庭或者其他因素回到母國。此外,產業可以轉型自動化、導入AI取代勞動力,但要配合人口結構以漸進的方式去改變。他也認為,政府、主管機關可思考以法令的方式逐漸延長退休年齡,並配合社會福利制度,提供更多的誘因,讓中高齡者有意願、有動機留在職場。

70%是個奇妙的數字,近來總體數字紛紛碰到70%,例如800多萬名上班族有近70%領到不平均月薪4.6萬。今年以來出口表現佳的原因是近70%集中在電子與資通產品。製造業常態存貨率原本是70%,但如今已遠離這個常態水準。還有台灣工作年齡人口的比率也在去年跌破70%。

 70%這個數字比三分之二(約66.7%)來得大,在數據的分布裡,如果有三分之二站在這一邊,算是絕對多數,意義非比尋常,過去研究生的及格分數訂在70分,近日國發基金把投資門檻提升到三分之二的投評委員同意,想來皆有此深意。

 台灣如今有這麼多數據徘徊在70%附近,並非巧合,而是反映經濟、社會已愈來愈不平衡。以月薪而言,2009年只有61.6%的上班族低於平均月薪,今年前八個月竟已升至69.3%,這說明這些年高薪族群的收入快速成長,被高薪者拉抬後的平均月薪,連中產階級都望塵莫及。

 近期全球景氣續呈緊縮,台灣出口卻連11紅,非常不容易,然而觀察出口資料會發現,全拜半導體之賜,9月合計電子零組件及資通兩項占我出口比率高達67.5%,十年前這兩項合計只有37.9%,出口如此集中,非僅在台灣是空前,在全球也絕無僅有,以此一趨勢,朝70%邁進指日可待。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半導體、資通的固定投資占全體製造業剛好又是70%,偌大的製造業,舞台上只剩半導體、資通,這自然是警訊。

 這兩、三年廠商一直在調整庫存,意思是存貨太多,企業要享有接單優勢得備有存貨,過去製造業常態存貨率約70%,不過前年已逾80%,去年更升至94%,雖然近年一直在消化庫存,但今年第二季仍達88%,存貨過多,推升成本,自非好事,台灣遠離常態存貨率70%已有三年之久,這也是一大隱憂。

 最後,還有一個70%,就是我們的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比率於去年跌破70%,過不了幾年就會降至三分之二,「人口紅利」結束之日不遠,這代表從事生產的人愈來愈少,被扶養的人愈來愈多,在此壓力下,經濟、社會將逐漸窒息,比起經濟蕭條,人口的老化的不可逆,更為可怕。

 總體數據出現這麼多的70%,絕非偶然,雖然每個70%的內涵不盡相同,卻息息相關,都代表一個臨界點,告訴我們社會、經濟的運行已邁向不平衡的軌道,70%是一個警告,但因應得當,或許也是一個契機。

(本文作者于國欽)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