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立法院23日舉行「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語錄」新書發表會,雖然施明德以經過世,但包括陳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林佳龍、郝龍斌、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等人出席,展現施主席一生的追求,跨越黨派的超脫與堅持。
總統、 行政院 、監察院及立法院民進黨團聲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及刑法藐視國會罪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昨言詞辯論,國會改革釋憲案,4位出庭提供法律意見的專家學者,聲請方推薦的台大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一面倒主張違憲,但立法院推薦的東吳大學副校長董保城、台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態度中立。審判長許宗力諭知三個月內宣判,必要時依法延長兩個月。
哈瑪斯領導人之一的哈尼亞,在出席伊朗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後,於7月31日凌晨在德黑蘭遇襲身亡,由於他主導了哈瑪斯與以色列之間在加薩地帶的停火協商,且被外界視為哈瑪斯內部的溫和派,因此外界對於短期內達成和平的可能性趨於悲觀,此外,由於哈尼亞也是卡達、土耳其哈瑪斯組織的重要領導人物,未來該組織權力結構勢必有所調整,但專家咸認不會影響哈瑪斯的存續。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楊儒賓17日在「兩岸文化議題」小型工作坊演講時指出,當前社會在思考台灣問題時太從台灣視角來談,認為台灣問題跟中國大陸沒有關係,這樣的說法在歷史情感或法理上有問題,只對台灣內部有效。他認為,兩岸問題如果不想用極端的暴力解決,台灣需要放在中華的格局下思考自己的定位。
法國大選第2輪投票出爐,出乎意料選前預料,首輪領先的極右派在主要政黨中敬陪末座 ,但席次仍突破過往紀錄 。對此,德國、西班牙、波蘭等國領袖均有正面回應,波蘭尤其認為有益於西方世界面對俄烏戰爭。
中央研究院今天公布新科院士名單,其中人文社會組有6人當選,人數創下近年新高,這次人文新科院士也首見社會學者、政治思想學者等,其中86歲的法學家王澤鑑,被認為是台灣民法第一人,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則成為 中研院 首位法律院士。
司法院正副院長許宗力、蔡烱燉在內,預計將有7位大法官的任期將於今年10月屆滿,總統府預計於7月啟動提名作業。由於適逢朝野政爭,民進黨又進入第三個總統任期,15位大法官皆由民進黨籍總統提名的情況將延續,在野黨陸陸續續傳出對大法官政治立場的質疑,此次提名也將受到各界的關注。
法國6月30日舉行下議院「國民議會」大選首輪投票,極右翼「國民聯盟」(RN)以33%得票率拔得頭籌,距奪得執政權只差臨門一腳。總統馬克宏的中間派執政聯盟僅獲得20%,掉到第3位,為歷史性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