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脫黨派 施明德語錄新書發表

立法院23日舉行「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語錄」新書發表會,雖然施明德以經過世,但包括陳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林佳龍、郝龍斌、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等人出席,展現施主席一生的追求,跨越黨派的超脫與堅持。

讓年輕人更認識 他,只帶來信心

《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語錄》結集施明德過往、演說、公開講話與致詞共206則經典語錄,體現施明德的一生。施明德遺孀陳嘉君久違地在媒體前露面,她開場表示,今天午後雷陣雨是施明德最喜歡的天氣,他在牢中最期待傾盆大雨。施明德過世半年多,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對施不熟的年輕人、想念施或是曾一起歷經苦難的人,在讀此書時成為認識施明德的第一步,或是藉書思人。

陳嘉君說,當時時報出版社問她有沒有一句話體現施明德的人生,「我想到的是『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22歲入獄15年後出獄,過兩年美麗島軍法大審判無期徒刑,他踏出牢房只說一句「忍耐是不夠的,必須寬恕。」同年美國國會邀請他演說,他只向國際社會傳遞訊一個信念——「我只帶來信心」。

理性對話與包容 奉獻不求回報

身為老友的監察院院長陳菊則表示,施明德一生受盡折磨,但是他期待追求社會的寬容、包容不同意見、欣賞彼此不同。 他做了很多和解,也沒放棄目標,「在他生命最後,我握著他的手看著他,感受他的一生。」如今施明德這本書,要傳達只有一個訊息,台灣社會要有更多和解、理性對話,互相包容,彼此可以有不同,但對於公平美好社會追求應該一致的。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也出席露面追憶施明德,她一開口詼諧提到,不久前和施明德、陳菊一起倒數跨年後,施跨年後直呼:「20幾歲被判處死刑的我,從沒想到會活過80歲。」施明德這一輩人做了太多勇敢的事情,他們這一群人不只帶來信心,而是帶來奉獻與不求回報的付出。施明德第一次坐牢是沒人知的政治犯,第二次坐牢已是知名的政治犯,他當時最後一個被釋放,早一點釋放都成了黨主席,「他出獄那天是像個巨人的政治犯,也是無家可歸的人,因為他當晚睡在陳菊家的客廳,陳菊是他坐牢後最真心的女性朋友。」

郝龍斌提到,他跟施明德第一次見面很戲劇性,自己當時台大教授,施明德則在台大校門口抗議「反軍人干政」,因為是施明德他特地去校門口跟他握手,那是兩人首次見面。5年後他們在立法院當同事,施明德見郝龍斌就問:「你當時幹嗎跟我握手?」郝回說:「我不支持你主張,我是佩服你的勇氣。」他好奇問施明德,被關那麼久、牙齒被打落,為何一點仇恨的心都沒有?施明德回應,他有仇恨的心,但感謝上帝恩寵,讓他意識到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坐了25年的牢,施明德也說,被關的時候他認知到「空間有限但是時間無限」,他把時間來思考、讀書把理念想得清楚,「囚室囚禁不了我,是我舞蹈的地方。」讓郝龍斌感慨,自己從施明德身上學了很多。

 

(圖片來源:上報)

 

相關新聞

業者喊冤,已委請美律師向CBP申訴、爭取撤銷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24日宣布,對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發出暫扣令,即日生效。...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
 主計總處22日公布失業統計指出,8月失業率升至3.45%,創近12個月最高,而「工時不足就業者」12.1萬人也寫今年來新高,...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