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高雄氣爆發生至今,令人擔心的除了始終不見一個有效調度與整合的救災架構、程序與方法,更隨著各種跡象與證據一點一滴揭露,所謂的真相,反倒成為各方互相推委塞責的出口。

日前原本預計搭機從台東回台北,但因天候因素改搭自強號,從台東、花蓮、宜蘭、基隆,一路搖晃到台北,總共花了五個半小時,沿途經過的花東地區、蘭陽平原、瑞芳八堵,最後回到台北,正好呈現出台灣「鄉」、「鄉城」及「城」的三大空間區塊,沿途的地景更突顯出台灣城鄉發展最深層的結構性議題:城鄉如何因「差異」而永續?

台灣常談氣候變遷的因應準備,但是作為卻趕不上現實事件的發生。像是二○○八年劉兆玄院長時代,曾舉辦國際研討會討論氣候變遷,隔年就發生莫拉克颱風。台灣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即使全球平均增溫零點七度,可台灣溫度卻上升一點四度。

國土規劃才是應對核心
這些現象延伸出來的問題是台灣長期經濟發展掛帥、油電水價失衡、國土管理失控、城鄉發展扭曲、信賴工程手段等等因素,再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等更龐大的危機時,今天行政院無法以過去的單一工程、...

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 一○一年第一次會議紀錄

時 間:一○一年二月十四日(星期四)下午二點

地 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大理街132號3樓)

主 席:林聖芬

出席單位:教育部廖雙慶
行政院環保署吳鈴筑
經濟部水利署陳炳訓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堯明才代理)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堯明才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侯祖德...

面對民國101年的中央組織改造,我個人頗為憂心。以前省政府時代,我在水利處服務,曾負責推動整合各水庫、管理局、建設科,都無法確定各單位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因此像水利署和水保局,這兩個都是水的單位,但權力、規範都不同,有賴未來環資部部長整合。

我多次提出建立夥伴政府的概念,因為台灣不大,並不需要五大流域管理局,況且局長十一職等誰也管不了,應強調協調的概念。這種partnership只要搭配得當可行性甚高。以現有行政院組織,...

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指出,莫拉克颱風不會是讓國家防災機制全面啟動的第一個颱風,以國際級的國家防災應變能力而言,台灣欠缺長期以來的國土監測、災難預警預防、事故發生的緊急應變措施網絡、災後重建的社會心理輔導與民生支援;而這些需要長期耕耘與寂寞相伴的第一線工作性質,在世俗眼光下難以被看見與鼓勵。莫拉克不會是最後一個莫拉克,我們只是在向苟延殘喘的虛擬安全提款。

李鴻源教授無奈苦笑說:「毎當國家重大災難發生我只要拿出歷年的數據圖表、...

台灣水資源議題,常忽略制度面的討論。如防災、抗旱等都是跨部會的問題,沒有法源來執行公權力,就須不厭其煩地進行監督和協調。落實水資源管理必須要有很強的意志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確實制定政策,訂出明確的議程及行動方案,詳列各年度預算,形成短中長期執行計畫。水資源管理比國光石化等議題影響更為深遠,但卻不容易得到環保團體重視。若缺少民間的參與和支持,政府也會失去著力點,無法有效改進台灣長久以來存在的水資源問題。

 ...

參與「第四屆黃河國際論壇」

第四屆黃河論壇主要議題:

一、中心議題

生態文明與河流倫理

二、主要內容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影響及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流域生態修復的案例與實踐

生態文明科學內涵、河流生態修復技術途徑及關鍵技術

生態文明及現代流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