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當科技巨頭建立了橫跨國際的平台產業時,台灣的政策能否保障本地用戶的數據安全?Appier獨立董事、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台灣必須思考有哪些數據必須自己掌握,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數據產業與相關政策。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於9月開議,本會期屬於預算會期,根據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規劃,本會期開議後,將優先審查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營事業預算、紓困5.0,中選會委員同意權及特別預算與特別條例等案。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3年上路,環保署長張子敬認為,台廠應將CBAM視為契機,藉此調整產品體質,台灣也應盡速制訂碳定價機制,不排除思考導入投資抵減精神在碳費制度。
新冠肺炎(COVID-19)帶來新挑戰,過往被忽視的ESG議題現成為不少公司的當務之急,根據花旗集團最新1份報告顯示,愈來愈多企業機構客戶正透過不同的財務融資方式,實現其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ESG)目標,近90%的受訪企業坦言,有意於5年內推出ESG策略。
ESG是許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時髦名詞。E是指生態環境(Environment)的維護;S代表社會性(Social),包括對社區、員工的關懷;G為治理(Governance),主要負責對象為股東。
歐盟本月14日即將提出徵收「碳邊境稅」提案,台灣高耗能產業也難逃衝擊。根據經濟部評估,初步看有鋼鐵(含鋼鐵製品)、塑橡膠(含有機化學)、水泥與造紙四大傳統產業會被徵收到碳稅。出口金額合計約38.84億美元(1087億台幣),占輸歐出口金額17%。
20國集團(G20)財長今天官方公報中,首度認定「碳定價」為對抗氣候變遷的潛在工具之一,在發揚這個構想及協調減碳政策上,跨出試探性一步。
編按:台灣疫情來的又急又猛,部分產業陷入即刻停工、業績歸零、員工生計難以為繼的生死關頭,政府紓困4.0方案可能緩不濟急,商總普查會員產業意見,已火速將服務業受創情形與實際紓困需求送進行政院和立法院,拜託政府紓困務必「精準、加碼、快速」,為產業裝葉克膜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