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民怨起 柯文哲拋「快篩陽就給藥」

 

編者按:

國內疫情12日上看六萬例確診,截至目前為止,新冠肺炎在台灣累計已奪走近千條寶貴性命。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就主張,若快篩為陽,中央就該快給藥,引發外界討論,新北市長侯友宜就強調,還是先給醫生看過比較好。

 

疫情未達高峰 民怨四起、基層壓力大

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昨天增加6萬5385例本土案例,累計有47萬8870名本土確診個案,值得注意的是,77%都是在近8天染疫。衛福部昨在行政院會報告,形容「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預估高峰落於5月中下旬,目前即為確診數攀升階段,中重症與死亡個案同步上升。

大疫當前,民眾要把身體照顧好,卻覺得難上加難。快篩一劑難求、PCR採檢也大排長龍,已經確診者,身體難受得不得了,想要預約看診拿藥,卻無法登錄「健康益友APP」,接觸者健康追蹤系統(Trace)操作又大塞車,民怨四起,基層防疫人員壓力爆表。

國民黨副祕書長王育敏說,快篩實名制亂象猶如2年前的口罩之亂,全民一再為防疫物資奔波勞苦,所謂「超前部署」已全然破滅,指揮中心控管快篩劑,數量不足,價格昂貴,害苦全民。

用藥吝嗇手續繁 柯文哲拋出「快篩陽就給藥」

針對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快篩陽就給藥」建議,柯文哲強調,政府不應堅持PCR陽性確診才給抗病毒藥,反倒要在快篩陽時就給藥,他還表示台灣醫界被健保署控制,醫界也擔心核刪問題,此言遭健保署火速發聲明反駁,強調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並非健保給付藥品,也不會涉及健保核刪等問題,主責在疾管署。

藥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則說,政府並非藥物備量不足,而是藥品配給手續及規定繁雜,導致醫生開藥時非常謹慎,但自今13日起,指揮中心鬆綁政策,抗病毒藥物的領取從200家核心藥局擴大至2千家,應該會改善。

對台北市長的發言,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快篩陽立即給藥,應該要經過醫師的診斷後,如果需要給藥就要立即給藥,因為時間越縮短,救治的能力會更好;因此,應該說經過醫生的判斷以後,有需要就要立即給藥、立即治療,這是一個黃金寶貴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