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行政院26公布正式完成法律文件授權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向德國BNT原廠購買各500萬劑疫苗。有意比照兩單位緊急採購國外疫苗的慈濟基金會忍不住發聲了,慈濟表示23日已遞件向食藥署申請,期盼可獲得許可採購疫苗,「申請案唯有獲得蔡英文總統比照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給予慈濟基金會正式授權,才能圓滿進行」。

本月初,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隨即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除了確診移工進行隔離外,京元電子也將移工統一安置在宿舍內,隨著疫情升高,還有其它科技公司祭出禁止移工在宿舍「群聚聊天」的規範。目前部分移工已解除隔離,在台移工宿舍環境、具爭議的防疫措施也被國外媒體關注,登上了國際版面。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數位時代下,台灣以民主人權國家自豪,當人民配合政府政策時,因信任將個人資料交由政府收集、處理、利用,依《個資法》規定,使用目的必須與收集時的認知一致,使用目的也必須讓人民了解,無模糊地帶。又先前《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政府可能不當監控人民的疑慮而遭到擱置。現實聯制資料是否更應謹慎處理。

編者按: 全球都在預警Delta變種病毒,歐洲疾病控制中心聲明表示其成為歐洲確診病例來源的90%;泰國也超前部署,宣布將縮短第二季疫苗施打期間,以對抗變種病毒。台灣疫情嚴峻,疫苗到貨數量遠不如預期,而下一步能否超前部署防止Delta病毒入侵,人民都緊盯政府看要如何因應。

編者按: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大型藝文活動、賽事都無法舉辦,在該產業服務的人失去了舞台,更沒有收入來源。雖政府有提出書捆4.0的方案,但對許多人來說卻無法申請,對大型團體更是杯水車薪,讓人不經要問,數位時代的來臨,除了發錢以外,政府還能為產業提供怎樣的協助呢?

編者按: 台灣因疫苗短缺,使得接種順序爭議不斷,各界要求施打的新增對象接踵而至,使得第7類優先順位適用對象不斷擴充,疫苗更顯得匱乏,對排序較後的人來說,眼看施打日遙遙無期,相對剝奪感增加。台北市市長柯文哲21日也建議,疫苗應該要「按年齡打」,區分類別或職業只是徒增困擾。

面對北市士林區某長照機構、北農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21日宣布未來施打疫苗策略,就是對養護之家、洗腎機構,甚至還有遊民,都要全部先打疫苗。針對遊民部分,北市社會局22日表示,目前正在造冊階段,粗估大約有700人左右符合資格。

編者按: 行政院自5月19日推出「簡訊實聯制」,由民眾用手機掃描店家的QRCode,即會直接發送簡訊到1922,即可完成實聯制,而不用另外填寫資料。然而,民眾每傳送一則實聯制簡訊,其實都是在揭露自己「在什麼時間、出現在什麼地點」的個人隱私。而台中地方法院法官張淵森近日撰文質疑,有刑警濫用實聯制資訊逮捕嫌犯,將相關資訊使用於防疫之外目的,使得該爭議又浮出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