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食藥署核准國產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過程未對外公開。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公衛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美霞表示,高端疫苗在審查EUA的過程並不符合公共衛生中「公共」與「民主」原則,「疫苗也應該要有民主問責的過程,缺少公眾對話就像黑箱作業,難以服人。」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宣布,慈濟基金會捐贈500萬劑德國BNT疫苗,21日上午已完成捐贈契約簽署,在公私協力合作下,順利達成階段性重大進展。慈濟基金會則表示,目標希望能與鴻海、台積電同時進貨,會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編者按: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也超過二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指出,近期疫情以家庭群聚為主、年齡更有下降趨勢,會想辦法加速向年輕族群開放打疫苗。但看在專家眼中,長者或慢性病等高風險群仍應優先施打,若政府還沒施打完這些族群,便讓18歲以下青少年施打,這不是根據科學,而可能另有其他考量。
編者按: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本周(7月17日)已完成專家審查會議,通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權」(EUA)申請,允許專案製造,預計最快今年八月就能提供台灣20歲以上的民眾施打。高端是台灣首支在核准通過的本地自製新冠疫苗,第二款自製疫苗「聯亞」也在加速研發,但由於高端疫苗以「免疫橋接」取代第三期實驗,與多數國際主流疫苗方式不同,引起台灣輿論激烈辯論。
本土疫情趨緩,三級警戒遲未放鬆,行政院鬆口擬規畫再度發放振興券,但時程及金額等都仍屬未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切都要先做準備,這周就會與地方政府討論鬆綁措施及相關業別,並重申7月26日「只是降級、不是解封」,完全清零可能性相對低,還是以控制疫情為前提去訂定下做相關指引,振興券是「時候到就會推出」。
編者按: 高端國產新冠肺炎疫苗今天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核准生產。不過官方的緊急授權與國人的信心有極大的落差,各在野黨紛紛表示,如果無法用科學說服人民,將是對於國產疫苗產業的一大扼殺。且目前高端疫苗與目前國人施打國際疫苗審查程序截然不同,未來如果真的提供給國人施打,或許應該有更嚴謹的行政流程。
編者按: 行政院長蘇貞昌19日上午8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防疫物資、醫療資源、疫情發展情形,以及防疫警戒等級調整與各行業管制鬆綁等議題進行討論。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會中指出,疫情趨緩已接近降為二級的標準,但考量到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我邊境管制仍應嚴防,不可鬆懈,而國內警戒縱使降級,也需同配合嚴謹的管制措施,緩步實施。
編者按: 國內疫情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12日,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持續擴大,不少民眾收入銳減,卻仍須負擔日常開銷,壓力倍增,尤其對許多到外地工作的遊子,房租負擔更顯沈重。對於租賃風氣更勝的歐美,又是如何解決相關問題的呢?來看看美國的禁止迫遷令是否可以緩解租屋族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