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日本三度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將於明日抵台,又有消息傳出台灣自購的AZ、莫德納疫苗也將到貨,再加上台積電、鴻海簽約購買1000萬劑BNT疫苗,似乎稍緩解台灣疫苗不足窘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突襲式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可登記疫苗預約系統,替年輕族群施打疫苗開啟一扇門,但也引發專家質疑,高風險族群應優先接種,以減緩重症與死亡率。

目前我國打第一劑疫苗的覆蓋率為15.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宣布,接下來將採用「劑次人口比」來計算全人口的疫苗覆蓋率,以計算得出的疫苗覆蓋率則變為16.27%,並指出,若按現在接種的速度,就能達到蔡英文總統宣示7月底達25%覆蓋率的目標。在接種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只因改變計算方式百分比就呈現上升,遭專家更質疑,有美化數字的嫌疑。

全國幼兒園持續停課,指揮中心卻又開放有需求的家長可把孩子送托,且人數無上限。根據訪查,七月起不少私立幼兒園的孩子明顯增加,隨著今起微解封、陸續有家長回職場,預料到幼兒園的孩子將更多,實質上形同解封。幼教團體也批評政策矛盾,認為指揮中心不讓幼兒園全面復課,卻又不能拒收托,甚至有幼兒園被民眾檢舉室內群聚,園所深受其擾。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全國3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並從7月13日起「微解封」,部分藝文場所、運動、旅遊場域可適度鬆綁,但各縣市政府針對微解封仍有不同的規定。

台北捷運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東環段被視為內湖交通唯一解方,今天首度進入環評初審,全線地下化設10站,行經內湖、南港、信義、松山、中山、文山等重要精華區,環評委員擔心東環段通過北部人口密集處且貫穿基隆河下方,建議進入更嚴格的二階環評但遭北捷拒絕,委員決議補正再審,要求補充交通衝擊、空汙影響及工法安全分析。

歐盟計劃於14日公布名為「Fit for 55」的氣候計畫,內容涵蓋12項政策,範圍鎖定能源、工業、運輸與家庭等四大領域,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大幅降低碳排量。

編者按: 本日傳來台積電、鴻海及永齡基金會,已順利各買到500萬劑BNT疫苗的消息,購買疫苗預計最快9月底依序抵台。對於接下來疫苗施打的政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同島一命、先打一劑」,呼籲政府先建立最大程度的族群保護力;媒體人陳文茜也呼應先打完第一劑,在疫苗數量不足下,盡快讓台灣達到群體免疫的階段。

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第九、十類民眾登記施打意願,並以此作為撥補疫苗數量依據,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前三梯次的預約疫苗都是AZ,最快7月16日就可開打;令人質疑的是明明莫德納和AZ疫苗到貨量相當,莫德納疫苗也打得很順暢,何前三梯次無法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