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外交

烏俄戰爭,即將屆滿一年。拜登和普欽,隔空開火!拜登前往波蘭訪問,在華沙發表演說時抨擊普欽的貪婪慾望將被毀滅;至於普欽則在國情咨文演說上,單方面宣布,暫停「美俄核武控制條約」,甚至暗示可能進行核試。也讓不少人擔心,烏俄戰爭是否全面升級。

針對俄烏戰爭,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今日表示,中國敦促世界停止將烏克蘭與台灣相提並論,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是北京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並將自己描繪成和平中立力量的努力的一部分。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20日國民黨開記者會發表成果,他表示這次受到重視理由之一,是因為國共都不想要有戰爭;雙方並無談及二○二四選舉議題。他在與陸方高層會面中,也都有就當前兩岸緊張情勢,向陸方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

美國總統拜登20日在俄烏戰爭一週年前,閃電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美此舉除被視為向明天發表國會演說的俄國總統普丁傳遞強烈訊息外,拜登也宣布將提供價值5億美元(約新台幣152億)援助。紐約時報分析,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對抗日趨激烈,兩人本週演說預計呈現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重現美蘇冷戰氛圍。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次實體談判會議甫於1月落幕。近期傳出進度良好,台美有望在上半年提早簽署BTA,從有共識的5項議題陸續擴張至12項。學者20日指出,雖然政治意涵大於經濟意涵,但也是對台美經貿友好關係的實質保障,越早簽訂越好,因為接下來雙方都將面臨選舉,恐橫生變數。

自由亞洲電台17日報導,即將去職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暨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將接任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同一時間,《金融時報》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將訪華府,與白宮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在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舉行閉門對話。

英國《金融時報》 16 日披露,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 Michael Chase ),準備在數日內訪問台灣。在美中關係緊張的當口,這是繼川普時代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柯林克( Heino Klinck ) 2019 年來台後,再次有國防部資深官員訪台。

海峽交流基金會14日召開臨時董監事會,臨時董監事會正式被推選,回任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致詞時向外界呼籲,海基、海協兩會交流機制建立不易,長期停滯對兩岸人民都是莫大損失,「本人期待海基會與對岸海協會的互動可以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