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8月6日的日經平均股指出現急劇反彈,最終以比前一日上漲3217點(10%)的34,675點收盤。此次上漲幅度創下了歷史新高。前一日的下跌幅度為歷史最大(4451點),這次反彈的原因在於投資者認為前一日的股市下跌過度,因此進行了調整性買入。不過,市場並未完全樂觀,個人投資者和基金的恢復可能還需要時間。
美國失業率意外攀升、觸發經濟衰退領先指標:薩姆規則(Sahm Rule),市場資金憂心美國經濟恐大幅惡化,加上聯準會(Fed)9月降息有望,因此加速從高風險資產撤出,轉而流向美國公債與黃金,兩項商品躍為2日股災的最大贏家。
日本銀行(央行)在7月31日召開的貨幣政策決定會議上敲定了一項方針,到2026年1~3月,把國債購買規模由目前的每月6萬億日元左右縮減至3萬億日圓。原則上,每季縮減約4000億日元,最終縮減至3萬億日元。同時,貨幣政策決策會議上決定再次升息,將原本為0〜0.1%的政策利率(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0.25%。這項政策從8月1日起開始實施。日本央行認為雖然3月解除了負利率政策,但由於工資上漲等原因,物價和經濟仍處於上升趨勢。
歐洲央行(ECB)6日決議維持各項基準利率不變,符合預期,也未對9月是否降息做出暗示,重申目前利率水準仍「具充分的必要約束力」,總裁拉加德表示,9月是否降息仍有「很寬的開放性」,但保留9月降息選項。歐元匯率應聲貶值0.3%至1.0910美元。
ECB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在4.25%,邊際放款利率為4.50%,存款利率為3.75%。決策聲明指出,「陸續公布的資訊,普遍支持決策委員會之前對中期通膨展望的評估。同時,內部物價壓力仍高,...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於11日出爐,數據顯示通膨持續放緩,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的憧憬升溫。素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知名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市場對於降息一事感到放心,9月以及12月的降息預期已大致反映在市場狀況中,且今年降息三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最快在9月將首度啟動降息,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明確表示:「我們情況與美國不一樣,目前沒有降息的規畫。」並強調央行利率決策不應只看房地產市場。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9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暗示,降息的時機漸趨成熟。鮑爾強調,「更多良好的數據」將能增強Fed認為通膨正持續走向2%目標的信心,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膨方面「稍稍有進一步的進展」;他並表示,「通膨居高並不是我們面對的唯一風險」,顯示Fed對最近就業市場明顯降溫也相當關切。
日圓兌美元匯價今日貶破160,盤中來到160.655日圓,對此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除了美元續強之外,近來 日圓匯率 也受到來自政治面的干擾,其中除了岸田能否再出任自民黨總裁,不無變數外,法國總統大選變數影響歐元走勢,也反向使美元走強,也因此,連同台幣,韓元、人民幣匯率也都一起貶值,日圓自然難以置身事外。